活教育思想对幼儿园教育的启示(活教育宜成长丁宅乡幼儿园 践行“活教育”理念从培植“沃土”开始)
“王园长,你说的户外凳我有想法了!你看我拿整段的原木对中劈开做长凳怎么样?下面安几个脚,保留树皮,凳子不容易翻倒还原生态……”近日,记者在丁宅乡幼儿园见到维修师傅丁立华时,灰白头发的他正拿着修理按压井的工具,像一个开心的孩子一样“手舞足蹈”得向园长王桂克阐述自己的创意。
丁立华,是丁宅乡一名十分普通的农民,唯一的“不同”,大概是他自小就爱动手动脑,搞些小发明。这点“不同”,让他成为了丁宅乡幼儿园的维修工,也让他逐渐在这份工作上如鱼得水。
“丁师傅一直在帮我们幼儿园修修补补。你看不出来吧?他还是个教育家呢!” 王桂克说起丁立华来赞不绝口。无论是幼儿园里变废为宝的花盆、高低错落的木头墩凳子,还是园外实践园里的特色小路,凉亭等深受孩子喜爱的设施,都不乏丁立华的巧思。这份巧思来自丁立华的开动脑筋,也离不开幼儿园“活教育”思想对他的浸染。
“孩子们会不会喜欢?”“对孩子来说安不安全?”“孩子们使用起来方不极便?”“从这里可以培养孩子什么?”这四连问,是丁立华对“活教育”的朴素理解,这也是丁宅幼儿园在开展“自然教育”过程中,一直努力向家长普及的“活教育”思想中最基础的内容。
据介绍,在做好常规工作的同时,丁宅乡幼儿园一直思考着如何结合农村实际对现有的幼儿园课程进行延伸并不断培育出新的亮点。“山水田园”是丁宅地貌的形象概括,这里农耕经济繁荣,自然环境优美,能为孩子们开展野外探索提供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课程资源。基于此,幼儿园提出了“自然教育”理念,并早在2015年,就开始在幼儿园的实践基地开始了种植探索。
“种植是一个过程,但对于幼儿来说,单一的活动方式不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所以,我们逐步对实践园进行细化建设,在实践园活动中提炼孩子的品质,提升孩子的能力。”王桂克介绍,丁宅乡中心幼儿园顺应孩子们能力培养、课程改革等需要,因地制宜拓展“校外课堂”,征得距校700米路程的近3亩土地,精心建起一个“实践农场”。
种植有水蜜桃、石榴、金桔等各色水果的鲜果迷宫;胡萝卜、豌豆、油菜等各种蔬菜生机勃勃的种植体验区;设置有攀爬架、壕沟、隧道、水渠等颇受孩子们喜欢的简易设施的野战拓展区;以及安排有特色凉亭、揿井、土灶、原木桌凳等的山里人家区,构成了孩子们乐不思蜀的实践园。在实践园的基础建设中,幼儿园教师、维修师傅、门卫师傅、家长们都开动脑筋,你用毛竹引水,我用原木铺路,你种南瓜爬藤遮阳,我排竹子挖笋画竹……在实践园活动中,更多的则是让幼儿和家长“当家做主”,成为实践园之主。这也使得多年“培育”下,从丁宅幼儿园工作人员到孩子家长,都成为了“自然教育”的教育家。
“别的我不会,种菜对我们务农的人来说那谁不会啊!我是可以做老师了的。”记者在实践园参观时正遇到一位家长奶奶乐呵呵带着一包包心菜种子,和中班的孩子们来实践园种菜。收获着孩子们和幼儿园的肯定,奶奶看上去忙碌得十分高兴。
虞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提出了“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的理念,在践行“活教育”思想的过程中,正如丁宅幼儿园所意识到的,仅仅依靠幼儿园教育是远远不够,只有培植“活教育”的“沃土”,让人人都成为“教育家”,才能让“活教育”焕发更加强劲的生命力,助力幼儿茁壮、健康、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