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成长》漫画(成长教育下载新成长漫笔1335 | 邹霞:“慢”教育 “慢”成长)

在教育的天空里,每个孩子都有着独特的“光”。不同的是,有的孩子一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就光芒耀眼,而有的孩子初识微光摇曳,需要我们细心地去观察发现。对此,老师们的教育任务之一是发现每一束闪亮的光芒。

教育是“慢艺术”,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成熟需要时间,在这个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要学会“慢教育”,孩子的发展是一个整合性的过程,需要我们用心灌溉,耐心等待。

“慢”而不慢视

在我们的教学工作中,为了快速达到课程目标,有时会标签化地选择那些所谓懂事的孩子。在我刚工作的时候,也戴着这种有色眼镜以及片面评价定义着班里的孩子,直到有一次公开活动,一个孩子点醒了我。

那时我刚加入工作不久,要进行一次教学开放活动,内心难免恐慌和焦躁,在试教的过程中,我总是提醒自己不要出错,对于提问和总结也都是把教案背得滚瓜烂熟。在《爱吃水果的牛》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活动的高潮部分,需要幼儿自己去选择水果贴在牛奶盒上,然后和同伴或老师说“XX味的牛奶真好喝”。在操作的过程中,我有意识地去问那些平日里乖巧的孩子,你选择的是什么水果?请你来说一句好听的话吧。在提问的过程中,小煜举着手,嘴里不断地发出:“老师,我来我来。”这个平日里被标签为调皮捣蛋的孩子,指不准又要出什么岔子,于是,我自动忽略了他的举手。在请了大部分幼儿后,活动也随着高潮部分顺利结束了。小煜沮丧着脸跟随大家一同回了教室,回去的路上,我说:“下次你如果能安静地坐在椅子上举手,我就会请你回答问题。”他委屈地说:“老师,我想介绍的是混合味水果牛奶,我妈妈给我买过的。”听闻,我的内心顿时一沉,原来,他这么迫切地想要回答,是因为他的答案与众不同,他联系了自己的生活经验,制作了混合味的水果,很想与大家分享,而我却因为急于课堂效果,不愿给他表达的机会,也失去了给幼儿提升活动价值的机会。

十根手指伸出来有长有短,每一个孩子也都是独立的个体,孩子之间更是存在着个体差异,作为教师更应该留足等待的空间和时间,给予幼儿舒缓的节奏,慢慢地去感悟,有所发现,有所用心,静待花开。

“慢”而不傲慢

《3-6岁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的学习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幼儿和日常生活中进行。”教师的教育智慧应体现在“以情感人”“以情动人”,这里的“情”指的是情境的创设。就比如让新小班的孩子们去操场上找点子,他们一定会一头雾水,不知所措,任凭老师嗓门提高八度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但如果以游戏的口吻提出要求:“我们来玩一个找点子的游戏喔,123比一比谁先站对自己的点子”。话音未落,孩子们已经争先恐后站好了。如果以神秘的语气告诉孩子们:“我们来玩一个拔萝卜的游戏,你们做萝卜,一个点子一个萝卜,等我数一、二、三,没有找到点子的萝卜,我就拔走了。”那孩子们一定更开心。这个游戏可以玩两遍,大家随意站,玩第三次之前,再提要求,这次萝卜要种到自己做操的点子上去。相信,孩子们一定也能很快地站好。

我们常常说要创设游戏情境、生活情境,这些并不是离我们遥远的教条,而是孩子的年龄特点决定他们只做感兴趣的事,他们的耳朵和眼睛是选择性注意想注意的事,听想听的话。所以,我们是孩子的老师,更是孩子们的玩伴,创设有趣的情境,让他们心情愉快地听着你的话,随着你动,这样的习惯养成、常规建立定让幼儿更能接受。

“慢”而不慢待

幼儿的发展是一个整体,他们的成长不是长跑、不是短跑,而是一场马拉松赛跑,在马拉松比赛中,谁也不会抢跑,因为没有人会输在起跑线上,而在“忙盲茫”的现今,要慢下来,静待幼儿成长似乎是一件挺难的事情。不仅是家长在焦虑,作为老师的我们也时常会犯这种错误。

在教学活动中,我们时常会预设目标,制定重点和难点,而在教学中我们也经常会发现,明明是按照幼儿年龄特点和发展目标来制定的学习活动,就是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在课堂上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往往表现出急躁、迫切,通过不断地提示,甚至直接教授的方式让幼儿理解。这样的行为不仅抹杀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可能也会打击到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在一次以玉米为主题的自然角种植活动中,我们给孩子们创设了很多与玉米有关的实验,但是幼儿对这些实验并没有产生很大的探索欲,反而,在一盆幼儿无意中打翻的玉米里产生了共鸣。孩子们看到散落的玉米粒掉到了乌龟缸里,一开始还试图捡出来,但是由于玉米粒实在太多,他们越捡越没了耐心。这时,突然,有一个小朋友说:“乌龟会不会去吃这些玉米呢?”随着这个问题的抛出,孩子们产生了玉米与乌龟能否共生的思考,他们对玉米的实验也由此产生了。在实验与观察中,孩子们发现玉米粒竟然在小乌龟的家里生长发芽了,而乌龟虽然为杂食动物却没有吃掉这些玉米粒。这些惊喜带给了他们进一步探索的欲望,还有哪些动植物可以在一起共生呢?

孩子们无意中的一个发现给了他们无限的惊喜,而孩子们的表现也让我们看到了无限的可能。幼儿在前,教师在后,教师不再是孩子们背后的导演,而是幼儿游戏的守护者。

教育是“慢”的艺术,潜移默化、浸润无声的“慢”教育是一种求真务实的智慧,更是一种尊重幼儿的态度。慢下来等待、慢下来观察、慢下来回应、慢下来反思,蹲下身亲近幼儿、倾听幼儿、走近幼儿,教师与幼儿在慢下来的时间里一起进步,共同成长。

(邹霞,聚贤幼儿园大班组备课组长。曾指导幼儿多次荣获市级、区级绘画、讲故事项目奖项,曾荣获奉贤区行政嘉奖、奉贤区“find好青年”爱岗敬业好青年称号、奉浦街道“优秀班主任”等荣誉。教育格言:教书用心,育人用爱。)

特约编辑:阮秋霞审 稿:侯元丽

链接

新成长漫笔——引领奉贤教育创新发展的思想沙龙

宗旨:

我们坚持立德树人、全面发展、多元成长,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推进五育并举、知行合一、整体育人;我们相信每一个学生都具有成长潜在性、自我发展性、多元差异性;我们弘扬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潜力、让课堂充满学习活力的课堂文化,激发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潜力、让班级洋溢成长气息的班级文化,激发每一个学生和教师的活力、让校园成为人文家园的管理文化。

我们探索新成长教育,为每一个学生的新时代新成长创设最适合的品质教育。

要求:

1.主题内容:重点围绕教育和人文等方面的创新探索、经验成果和理性思考等,内容务必为原创,文责自负。

2.行文篇幅:不求大而全,欢迎文风随和、娓娓道来、篇幅凝练的教育和人文类随笔。最好能选配一些合适的图片等,可读性要强,不要写成学术论文或小结报告。字数控制在2000左右(1500—2500)。

3.征稿对象:全区在职和退休的奉贤教育人,以及关心支持奉贤教育发展的各界有识之士。

4.刊发渠道:每周双休日在“奉贤教育官微”刊发,同时在奉贤教育网刊发,并选择部分在《奉贤教育》、《奉贤教育工作简报》上刊发,并积极向各级媒体刊物推荐。适时将汇编成书。

5.投稿邮箱:fxjyhrxy@163.com。请务必在稿件上署上姓名、单位及联系方式。

021-37597011

奉贤教育热线

工作日8:30—11:00和14:00—17:00

021-67137151

招生考试热线

工作日8:30—11:00和13:00—16:30

400-920-8761

奉贤区家庭教育和青少年心理

咨询热线

提供24小时咨询服务

奉贤区教育系统各单位热线电话

主要服务时间:8:00—20:00

(点击查看详细内容)

奉贤教育

http://www.fengxian.gov.cn/jyj

微博ID:上海奉贤教育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