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爸诺妈年收入(成长教育书籍诺爸的推荐书单: 入圈必读的五本书)
聊聊书籍是我内心一直特别想做的一件事。因为在我最黑暗的那些时光里,让我能够看见希望的光芒,让我能够真正有底气的去面对整个网络上蔓延的悲观和恐惧,看书和思考,不夸张的说,是把我拉出焦虑的深渊最重要的精神力量。当时在深夜在阅读着那些深刻且对于人充满同情的思想所汇集成的文字时,我们仿佛每次都在和这些作者们对话着,我带着我自己的疑惑,倾听着他们从不同的视角和维度对于自闭症这件事,对于孩子,对于世界的看法,每每找到共鸣之时,每每验证了我的猜想之时,那些触动,也是我在现实生活中,即使最初孩子的状况并不好时,成为了我内心最坚定的基石。这次就结合着这些年读过的那些我认为适合于新家长,能够解答你当下的一些疑惑和焦虑,拓宽在焦虑中的你思想宽度和视野高度的一些入门书籍,做一个简单的推荐点评。至少在面对这件事时,你能跳出这个充满噪音和误导的嘈杂的网络,能够相对平静深入的去认识那些从业许久,经验丰富,有着完备的知识体系的那些先行者们的理念,能够借鉴他们的经验,能够看到一些真正尊重孩子的那些家庭干预(我更愿称为陪伴)的方向和做法。想推荐能推荐的书很多,所选的顺序和方向,基本原则是以解决新入坑的家长如何更宏观和多维的认识国内外学者对于自闭症这件 事的看法,以及对于儿童成长教育的真正重要的事情这些方面,再结合入门和易读性这两个视角来平衡。简单点说推荐原则就是以我为准。虽说是个人向的书单,但我敢保证,如若你能认真读完几本并且相对理解作者的原旨,我敢肯定你对于自闭症这件事,对于孩子的未来,对于生活本身,会有一些截然不同的思考。当然对于关心具体实操,如何在家庭干预中能够找到更多的落地方法的,也会有所拓宽。祝:读书愉快。首先是自闭症家长认识理解自闭症这件事的圈内书单。1.《这世界唯一的你》巴瑞普瑞桑推荐原因:这是我认为走进自闭症,了解自闭症的最好的一本书籍。作者通过超过四十年的自闭症研究和实际案例,向我们一步一步展开,自闭症认识独特性为背后的真相他让我们了解该如何走进孩子,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从而知道我们该如何进行家庭干预的心法。那就是需要改变是我们自己,而不是孩子。本书出版了13个译本,2017年荣获美国自闭症学会“2017年坦普格兰丁自闭症杰出文学作品奖”作者生平:巴瑞普瑞桑 Barry M. Prizant 哲学博士。语言治疗师,世界著名的自闭症专家,布朗大学客座教授,具有四十余年的自闭症相关教学,研究,临床经验。自闭症认识的行为方式,不像一些专业人员几十年来宣传的那样,是毫无规则,偏执怪诞,错乱无序的。这些孩子不是从火星上来的异类。他们想要表达的事情,不像许多专业人员至今宣传的那样,是毫无意义的,或者是“毫无功能的”。自闭症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人类存在的独特方式、自闭症儿童不是病人,他们所经历的发展阶段,是我们所有人类都要经历的。我们需要做的不是改变他们,或者把他们“修理”好。我们需要做的是:真切无误的理解他们,并改变我们的所作所为。也就是说,帮助自闭症认识更好的发展途径,是否改变我们自己。是改变我们的态度,改变我们的行为改变我们提供支持的类型。精彩书摘:如果你对于普通孩子的成长充满信心,相信他们可以自我完善,趋向于成熟,那么也该对于自闭症的孩子的成长充满信心。因为他们的生长发育过程都是一样的,都有着巨大的生命潜能。关于诊断:我经常发现,用低功能,高功能自闭症这些类术语根本不准确,而且有误导性,他们会让家长和其他人不公正的确定孩子的发展潜力。如果是低功能,不要有过高的期望。如果是高功能,孩子就会发展的不错,因而不需要提供支持。自我实现的预言就会实现。有说法是关于5岁之后发现,孩子发展的机会就永远失去了,是这样吗?这完全是扯淡,没有任何证据的胡扯。现实中有太多的大孩子进步很大。诺爸点评:看看国外真正深入自闭症这个行业的从业专家的观点,至少能让你对于国内的极度悲观的,散播恐惧的网络氛围能够有一个鲜明的对比。如果你特别相信权威和专家,那么你不该错过这位在国际上极有影响力,创建了“SCERTS”干预流派的这位真正尊重理解孩子的巴瑞教授的观点。2.《重建依恋》易春丽推荐原因:这是国内最好的一本自闭症的书籍,易老师根据她二十年来的心理咨询经验和研究,从另一个方向提出了自己的设想。孩子在是在最敏感的时期遭遇了一些创伤,进而失去了与人相处的信心,刻意的封闭自己切断自己与他人之间的连接感。而如若想让孩子走出来,重新建立起孩子与妈妈之间的亲密依恋关系是最重要的第一步。作者简介:易春丽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 北京大学心理学博士,硕士生导师核心观点:当孩子处于生命的早期阶段,且存在先天易感性,孩子就无法抵御养育环境中的不科学之处。父母的忽视、客观上的漠视、没有及时响应都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心理创伤。这种痛苦之大使得孩子无法承受,于是孩子开始对外界防御,进入自我封闭状态。但是没有人在孤独中是不痛苦的,孩子的痛苦就会以非常规的形式表达出来。重建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依恋是孩子走出痛苦的唯一方式。精彩书摘:,社会对自闭症的污名化与父母羞耻感倾向的交互作用。我国的第一例自闭症是20世纪80年代确诊的,到现在也不过30年的时间。大众对自闭症了解很少,加上自闭症儿童有时在公共场合会出现刻板动作、尖叫等焦虑反应,自闭症儿童的父母常常会遭受异样的目光。很多自闭症儿童的家长都会觉得,自己和孩子有被歧视的经历。一位家长在回答“希望得到的支持”这一问题时表示:“我觉得,不要以异样的眼光看就行了。不要用异样的眼光打量我们,因为孩子很敏感的。”父母要谨慎处理分离。对于婴幼儿来说,与主要照料者的分离是一个潜在的创伤事件。特别是对于安全感本来就很差的自闭症孩子来说,他们更需要确认关键的依恋对象是恒定、不会消失的。即使父母因为某些原因,必须跟孩子短暂分离,那么要在分离前做好准备和交接工作。父母需要给孩子一个保证,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是会回来的,并且要告知回来的具体时间,之后也要不断关注孩子的生活状况。如果家长展现出过多的焦虑、愤怒和沮丧,孩子就会感到很有压力,出现更多症状,孩子的症状又反过来刺激家长,让家长更加焦虑,这是一个恶性循环,家长和孩子的状态会越来越差;如果家长能够比较平和地面对压力,那么孩子的压力也会比较小,症状水平就会比较低,孩子的进步会反过来鼓舞家长,让家长更有效能感,这就是一个正性循环。我们认为,要切断恶性循环。找到正性循环的切入点,在于优先解决父母的情绪问题诺爸点评:易老师的这本书切入了这件事的真正核心,自闭的问题要解决的是孩子的自我封闭,没有人是天生逃避所有其他人,而最先建立起孩子对于人的信任的恰恰是与妈妈之间的连接,但是绝大部分的圈内人,把方向全都搞反了,却用着更加伤害孩子与人间的关系的方式对待孩子,反而导致了孩子更加封闭。3.《我想飞进天空》东田直树推荐原因:走进自闭症人士内心的一座桥梁作者简介:重度自闭症患者东田直树,无法正常表达,能够借助键盘组织出语言诉说自己对于世界的看法精彩书摘:人不可貌相。而一旦你知道了其他人的内心世界,你们二者之间的距离会拉得更近。在你看来,自闭症者的世界看上去一定神秘莫测。所以拜托你拿出一点时间,倾听我想说的话。在前往我们世界的路上,祝你一路顺风。在我很小的时候,我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是所谓的“特殊需要儿童”。那么我是怎么发现的呢?从别人的口中,我知道自己跟其他人不同,而且这还是个问题。确实如此。我的一举一动很难像常人一样,即便是现在,我也仍然无法跟别人“对”话。我可以大声朗读或唱歌,一点问题都没有, 但是一旦我试图跟别人说话的时候,我的大脑就似乎变得一片空白。当然,有的时候我也能蹦出几个词语——但是即便如此,也跟我想表达的意思差了十万八千里。当别人让我去做某件事的时候,我根本无法做出适当的回应,而 且每次一感到紧张,不管地点或场合,我都会立刻逃之夭夭。所 以说,即便是像一个人购物这种简单直接的事情,对我来说仍然是个巨大的挑战。在我沮丧、痛苦、无助的那些日子里,我甚至会幻想要是所有人 都患有自闭症,那会是怎样的一番场景。如果自闭症仅仅被当成 一种性格特征的话,生活对我们来说就会变得容易很多,快乐很多。当然,当我们给别人带来许多麻烦的时候,确实会很难过,但是我们真心希望的是能够期待一个更为光明的未来。每当我们做错事的时候,我们就会被斥责或被嘲笑,而我们却连道歉都做不到,最后只能憎恶自己,对生活感到绝望,不断地陷 入恶性循环。我们有的时候也会想,为什么要生而为人,来到这个世界上苦苦挣扎。诺爸点评:东田直树表达出来自己被外在误解的声音,他并非不想,而是做不到,孩子被整个世界误解时,父母如若也是如此,那将是最可悲的事,理解接纳他们,才能真正的进入他们的内心。4.《地板时光》斯坦利.格林斯潘推荐原因:国外主流的家庭干预的流派的系统了解,floortime 字面意思其实就是在家庭环境中在地板上与孩子一起的玩耍和互动帮助孩子发展与人之间的亲近感来帮助孩子逐渐成长的过程。作者简介:斯坦利.格林斯潘 儿童发展心理学家特殊儿童教育学家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及儿科临床教授核心主旨:格林斯潘是知名的特殊儿童教育学家,他自己对于孩子的成长期的阶段的看法分成六步第一阶段:平静、专注,并对世界充满好奇第二阶段:建立亲密关系,感受温暖和愉快第三阶段:有目的地互动,开始双向交流第四阶段:在互动中模仿,萌发自我意识第五阶段:运用语言表达思想、感受和情绪第六阶段:形成联想,开始有逻辑的思考(地板时间:贯穿于六个阶段,培养智力与情感的全面发展精彩书摘:在地板时光中,游戏活动要引起孩子的兴趣,吸引着他主动与你联系,你要在活动中向他发出挑战,刺激他的创造力,激起他的好奇心。这一切都是自发的,使孩子在智力方面和情感方面向前迈进一步。你要做的只有三件事:1.跟着孩子的思路走。换言之,不要越俎代庖,接管假装游戏或活动。2.向孩子发出挑战,刺激他自发地产生创造欲望。3.扩大活动和交流的范围,将所有感官和运动技能以及喜、怒、哀、乐等不同的情感都囊括进来。一旦这样做,尽管看起来你是待在孩子的关注范围之内,实际上是在帮助孩子训练基本的学习问题,孩子需要调动所有的感官、情感以及各项运动能力。地板时光的18条原则:1. 跟随你孩子的引导且参与他的活动。不管你们在一起做什么,只要他始终引领这个活动。(如果他在玩,就跟他一起玩,玩他玩的东西而不是要求他跟你玩你想让他玩的游戏)2. 坚持做你的追随活动。(每天每时每刻都坚持做他的追随者,让他主导活动,你作为参与者引导他往有生活意义上的活动发展)3. 将你的孩子做的每一件事都当成有意图,有目标性的。家长用回应,(就仿佛这些动作一开始就是有目的性的)来给以孩子的似乎随机的动作赋予新的意义。(他做的很多活动可能你认为是没意义的,不要强迫他改变,而是先把他当成有意义的,然后引导他并把他的活动赋予新的意义。比如他躺地下,就给他枕头、被子,告诉他躺下要睡觉,可以给他唱摇篮曲,讲故事,如果他起来,就先要求他叠被子等生活活动)4. 帮助孩子做他想做的事。(并非是指导或者是直接给孩子做好)5. 把你置于孩子的正前方。6. 投入到孩子发起的或仿作的活动中来,无论它是什么。7. 参加孩子的(无法停止的)持续不断的玩耍活动。8. 不要把孩子的回避(离开的行为)或‘不’当作拒绝的意思。9. 扩展,扩展,再扩展:装哑巴,做错误动作,做你孩子叫你做的的事,干扰她正在做的事。做任何可以使你们的交流继续进行的事。10. 只要你的孩子在与你交流,就不要中断或改变主题。11. 坚持要求孩子的一个回应。(如你引导他的时候,要求他做某些事情,需要他给回应,就一直坚持要求他给你回应为止)12. 用感官-动作 有关的玩耍活动---跳跃,挠痒痒,旋转或摆动,等等-----来引起乐趣。13. 用感官玩具,构成原因-效果的方式:如,藏起一个玩具,然后让它“魔术”般地再现;掉落一个带铃铛的玩具,你的孩子会听到叮当声;拿一个挠痒痒的鸡毛, 靠近点, 靠近点,再靠近点,直到你最后用它来给你的孩子搔痒.14. 玩幼儿的游戏,如躲猫猫游戏(一种把脸一躲,一现些以逗小孩笑的游戏),我要抓到你了, 和一种儿童的拍手帮腔游戏等.15. 继续追寻其他行为上的乐趣,不要妨碍中断任何愉快的体验.16. 用手势,语调和身体语言来强调你说和做的情感.17. 试着像接受孩子的正性情感那样来接受孩子的愤怒和抗拒.18. 用手势表示和解决问题来帮助孩子处理忧愁(分别,受伤害,侵略,丢失,害怕,等等).诺爸点评:国外有爱且得到广泛认可的家庭干预的流派,有大量的理论和具体执行细节。强烈推荐无从下手的父母阅读和学习,但是本书相对杂乱,理解和落实到日常生活,需要一些耐心和思考。5.《早期丹佛》萨利罗金丝推荐原因:算是实操很强的一本家庭干预指导用书,对于具体陪伴生活细节有着很好的指导意义作者简介:萨利罗金丝 美国加州大学MIND研究所发展心理学教授核心观点:自然的应用行为分析策略对正常的发育顺序很敏感关注人际交流和积极影响共同参与的活动语言和交流是在积极的,基于情感的关系中进行的教学策略:· 寻找孩子感兴趣的活动· 在活动或任务中获取并保持孩子的关注力· 及时回应所有沟通尝试· 在社交关系中促进语言发展· 使用正向行为方法,强化替代性行为· 拓展孩子的动作、行为或技能· 跟随孩子的带领· 给孩子提供选择· 家庭的积极参与· 跨越发展领域的多目标、密集教学诺爸点评:其实不难看出早期丹佛的主旨至少是尊重孩子的兴趣和意愿,在自然的家庭环境下让孩子能接触和理解更多的世界。更推荐阅读前半本,后半部分带有明显的ABA的内容不推荐。以上是推荐的第一批五本书单。其实有好多我觉得更好,更深入的一些书籍,但是觉得这几本至少是能够让当下焦虑的你,相对的从一个更广阔的视角来认识理解自闭症这件事,来看到家庭干预其实是被广泛认可,且有着很多的丰富的理论和经验的事情。祝你能够有做父母的勇气,和孩子一起勇敢的去找到更丰富的生活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