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好的影视作品的标准(电影 成长教育让优秀影视作品为孩子提供成长所需的“营养”)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魏其濛)当代中小学生喜欢什么样的影视作品?怎么让优秀的影视作品进入少年儿童的视野?怎样有效发挥影视作品的教育作用?10月26日,第四届全国中小学生电影周“影视教育主题论坛”在上海举行,影视工作者、媒体工作者、教育工作者与中学生坐在一起,就以上问题展开探讨。
上海甘泉外国语中学高三学生欧阳王子认为,学生喜欢的好作品要满足两个特点:一是剧情合理,二是有内涵、有深度,能给人带来触动、引发思考。
他举例说,不合理的剧情很“劝退”,如“抗日神剧”中“手撕鬼子”等情节;而近几年的《我和我的祖国》《大江大河》《觉醒年代》《山海情》《功勋》等作品剧情合理,符合年轻人的口味。好的电影让人在思考中成长,“优秀的影片除了表现爱国主义之外,还能提供成长所需的营养,能通过画面让我们回顾历史,以先辈为镜,去探寻我们在时代洪流和个人成长道路上如何去做。”
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二级巡视员贺承瑶强调,现在的孩子自我意识强,渴望被聆听、被关注,因此,影视作品除了要弘扬主旋律,还应该多关注孩子们自己的事情,贴近孩子的真实生活,反映他们的心声,才能吸引孩子。她提到,去年反响很好的影片《少年的你》《送你一朵小红花》,表现了孩子内心真正的想法。
贺承瑶对影视行业和影视教育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影视作品要重视历史知识、生活常识的准确性,不能误导孩子;二是不要因噎废食,不能因为一个小的瑕疵就否定整部作品;三是要创造更多渠道,让孩子通过优秀影视作品走进生活、呈现自我。
中国儿童少年电影学会会长黄军、上海教育电视台台长孙向彤在影视教育平台搭建方面分享了经验。
黄军认为,孩子们在学校集中观影,可以互相感染、互相影响,与单独观影效果不同。目前,中国儿童少年电影学会正在开展试点,集中社会资源和力量,为学校提供免费放映教育部推荐电影的条件,至今已经有400多部电影可以进校园。他期待,在未来,电影进课堂就像书本进学校一样,师生可以自己安排看电影的时间,随时看、重复看。
孙向彤介绍,在上海教育电视台与上海市普陀区合作推行影视教育的过程中,有很多教师提出,希望电视台把影视作品碎片化,以便与语文课、历史课、道法课等课程相结合。他建议,媒体可以通过剪辑、加旁白、解读等方式对影视作品进行再创作,使之成为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