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摄影师阮义忠的书法作品(艺童成长与中国教育台著名摄影家阮义忠谈艺录出版,记录台湾成长与摄影行走)
阮义忠是台湾著名的摄影家。他一直坚持以人文摄影为主,带有非常强烈的洞察力,记录社会的冷暖关怀。它所表达的台湾乡村的氛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阮义忠
一幅简单质朴的装扮,黑皮包、墨镜、草帽开始自己的旅行。在他的作品中,最温暖的记忆是他特别喜欢描绘台湾乡间路上的那些老人、孩子和女性等形象,已经成为了反映台湾乡土社会的一种真实写照。
阮义忠经常会走在台湾乡土的镇子上,去记录下每一张熟悉的面孔,以及对土地那久远的呼唤,为了表现这种艺术性,通过它镜头当中所传达出来的这种直觉,不仅仅是记录,更重要的有一种绘画和文学的双重想象在里边。他的摄影没有太多的观念,他是区别一种附加意义下的观念摄影,只是呈现一种镜头下的艺术形式。他并没有太多创作背后的意义的阐述,而是把人物和场景,构建了一个具有散文化的瞬间,在他的《人与土地》当中表现的可能更加的明显。所以在阮义忠的摄影作品当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作品传递出的一种真诚、踏实和纯粹的意境。质朴天成,浑然一体。
《阮义忠谈艺录》3册
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阮义忠谈艺录》3册本,收入了阮义忠百余幅经典摄影作品,这些作品像是他人生的底片一样徐徐展开,让文字与影像互动产生更强烈的共鸣。阮义忠用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涉猎摄影、绘画、音乐、建筑等领域,均表现了一种生活美学的意义,与艺术人文的情怀。此书共有三本集子,《听见看见想见》主要讲述作者人生的经历,以及生活的感想,温暖而深入。《摄影美学七问》是作者与陈传兴、汉宝德、黄春明的对话,是一种探讨摄影本质的一种对话集。《未完成的梦》是作者对画家梦的一种追寻,是一本海外画家访谈录,共采访了8位海外华人画家,里面有大量的珍贵的画家肖像、手稿和珍贵画作。这些作品是我们全方面了解阮义忠人文美学最重要的一个窗口。
体验与见证:通过生活传递摄影经验
1950年,阮义忠生于台湾省宜兰县的一个木匠家庭。在他几十年的摄影生涯中,除了拍照,他还有很多广泛的爱好,阅读、写作、画画等等,他通过自己亲身的经历,写下了大量的随笔散记,有很多是给报刊《幼狮美术》《中国时报》写的专栏。最新再版随笔集《听见看见想见》,是黑白影像背后一段又一段的故事再现。作者以“见”赋予了更多的意义。
“我之所以会把书取名为《想见 看见 听见》,是因为我特别注重“见”。我认为那不只是视觉,而是一种触感。真正的“见”来自生活本身,而不是阅读他人的经验。”作者以个人的视角,回顾了自己成长生涯中的故乡往事、风土民情,把在台湾社会的历史变迁像一幅画卷徐徐展开,让我们看到了这个木匠家的孩子在台湾所看到的不同人群的生存景象。他用镜头把台湾的历史人文记录下来,充满了温度与希望。
同时作者还回顾了与很多摄影师交往的趣事与细节。像方大曾、庄灵、吕楠这些在阮义忠摄影之路上亦师亦友的摄影家们。这些成长的瞬间,与摄影本身记录生命与情感的多元性,让阮义忠的作品中拥有了更多咀嚼不尽的诗性美学。阮义忠的作品以人文纪实为主的风格,跟生命有着密切的关系。他在方大曾的战地摄影探讨了生命与艺术的关系,他在庄灵的时光影像中,梳理了温情的两岸往事。在与吕楠的交往中,阮义忠更多感受到的是人文意义。用镜头去感触不断变化事物背后的温度这是阮义忠一贯的主张。作者在“看见”中,见的是摄影的文化敏锐力,是独特的艺术眼光。他在短暂的摄影中,见证了一个又一个摄影天才的灵光。2013年,他开始举办阮义忠摄影人文奖、建立自己的工作坊。他在与这些摄影家们在一起,自己所传达的摄影观念与思维始终是“对生存环境的珍视、对人间事物的关怀,富于人文精神。”这也是作者提炼出的最核心的意义。
另外,作者还分享了自己阅读的“私人艺术史”,不光写了熟悉的音乐人,还写了大量的书评,这些由阅读与音乐的感触,让他更丰富了摄影的边界,从“诗人摇滚歌手”科恩,到瑞士摄影大师罗伯弗兰克,无一例外的影响了阮义忠的摄影观念。阮义忠显然喜欢上了科恩用诗歌丰富音乐之路的某种跨界的趣味。这些都是阮义忠通过阅读与行走、摄影等,所见所感传递的丰富经验,生活之中最见摄影真谛。
对话与追问:从摄影兴趣到信仰
《摄影美学7问》作为阮义忠先生的理论作品,是从1986年开始连载在《雄狮美术》上的对谈文章。书中采访了三位跨界大咖陈传兴、汉宝德、黄春明。以摄影美学作为出发点,虽然是以讨论摄影为主,但是扩展的文化视野与人文见解,让我们有所启发,从个人社会、文化传播,建筑文学等层面,深刻的诠释了摄影的重要性。在书中深刻的传达了一个思想:摄影是人文,并不是技术。我们有些时候太看重技术和构图是摄影的本质,但是那些瞬间的故事和延伸的意义,才是表达的核心。虽然这本书,重新排版,且文章重新再版,但是里面的很多观点,在今天而言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与陈传兴的会晤,是在一个出租屋里面,开始聊摄影,正儿八经的聊到闲聊。在这一段访谈当中,阮义忠提出了一种光对摄影的重要性,如何把内在物的光辉所散发出来,而不仅仅是记录,让他有灵魂,有生命,这是摄影家的艺术表达。陈传兴是1952年出生在台北的摄影家。他长期在美学、哲学、精神分析和影像领域有着广泛的研究与成就,作为多种形式的跨界,陈传兴具备了电影、作家和艺术摄影师等多重身份的交织,让他的摄影作品更具有耐人寻味的启发。他跟阮义忠一样,都走遍了台湾的任何一个地方,记录了台湾的风土人情,以及历史文化等方面。
他们把西方的社会现实情境作为媒介,在有独特的东方视角当中去阐释一种情感的流动和思想的精神。所以说,摄影师就是个人的精神史,每个拍摄对象都是精神能量的反映。陈丹青曾高度评价了陈传兴、阮义忠在摄影方面的成就。他说:“阮义忠的言说侧重摄影的社会与道德立场,陈传兴的表述则把握摄影的文化涵义。我相信如阮义忠那般热情,陈传兴那般冷静的有志于摄影启蒙的人物经己出现并散布在我们周围… 我愿预先向他们表达或者说,追致敬意。”
阮义忠另外一个采访的对象,是台湾著名的建筑师和文化评论家汉宝德。他在建筑思想理念、台湾美学等方面见解颇深,出版了大量的建筑美学方面的专著。在汉宝德的看来,我们的美学是从美感当中的学习,并且落实到观念的解析、器物的举证等方面,不断去培养美的素养,这是最好的一条学习美学的途径,也广泛适应现在的年轻人的审美。汉宝德自从接触了摄影以后,开始对美学的认知,有更深刻的体验。他在另一本书《如何培养美感》当中也向我们提出了更深刻的建议,什么是美的东西?怎样才能看到美。
阮义忠采访的第3个重要的人物,是台湾乡土著名作家黄春明。黄春明主要写台湾的农村生活,他对农村的价值观,以及对于农村事物变化的描写,都具有非常深刻的内涵,准确,自然和细腻的情感,是真正反映台湾农村的面貌与民情。他在写作中也拍了大量的照片,他接触到摄影以后开始,为这些乡土小人物的形象,重新塑造了新的面貌。所以黄春明通过反映小人物的悲欢情状,主要是通过人物的命运来对台湾社会文化矛盾的一种重新思考和批判。
阮义忠通过这种跨界的形式,寻找新的一种探讨摄影本质的方式,给我们呈现出了摄影师及美学方面的很多见解。自从摄影诞生的那一天,我们对它的思考就从来没有停止过,一件事情、一件东西,以及符号上、元素上的意义,都值得我们反复咀嚼、反复探寻作品背后所传达出来的社会价值。所以我们能够通过这个跨界的一些见解,让我们看到一个厚重的年代感和褪去铅华的纯粹,所营造出来的美感。我觉得黄春明跟阮义忠的这段对话,重新让我们领略了人文、社会与自然的某种深刻的含义。
作者通过对三个在不同领域跨界的大咖进行访谈,其实一直贯穿的主线就是在向我们诠释人文摄影思想、内容以及意义。所以在这本书当中,我们能够发现对于人文摄影很多深刻的理解。在我看来,拍照与创作的关系,是一种思考的过程。从一个简单的吃穿,到想要挖掘更深刻的故事与意义,从认识上转变为一种情感的主动性,可能就不仅仅用它来拍照,这么简单的一件事情。所以热爱摄影的人是逃不过这些问题的,就是什么是摄影、摄影的内涵,以及意义。
愿梦与情怀:访问8个华人画家与未完的梦
《未完成的梦》是阮义忠对丁雄泉、谢理法、庞曾瀛、廖修平、赵春翔、萧勤等八位旅居海外的重要画家的一个访谈。这本书的创作初衷主要是基于作者从小就有一个画家的梦想。虽然没有成为专业的画家,但是这样一个未完成的梦,是他一生当中最宝贵的的夙愿。
阮义忠,从小就喜欢画画。他曾经画过钢笔画,后来这些钢笔画,成为了书籍封面的设计和杂志上的插图。1970年,阮义忠在高雄服兵役的那段时间是他跟画画走得最近的一个成长阶段。海外华人画家的访谈,大多数都是在那个时期完成的。那个时期,他在台湾,遥想巴黎、纽约的这些华人画家,与他们书信交流,充满了仰慕与敬意。在台湾小岛上,他曾经这样写下这样的文字:“在随着大海晃荡的船上,我一封又一封的给海外画家们写着信,日头无论是升是落,都会挂在水平线上,像个大火球。我眼睛追着光,心想,在地球的表面,有人正陪着我做画家梦。那个时候邮资很贵,他为了省钱只能把字写得很小。但是作为一个服兵役的小水兵。他在船舰上凭栏而望,听着海浪的声音,幻想着自己未完成的画家梦,那是一段美好而甜蜜的记忆。直到他70岁时,重新整理这本书的时候,仍然留下了当年遥望画家梦的万千感慨。
他描绘的海外画家的群像,反映华人艺术界的探索和成就,向我们讲述了海外画家异乡漂泊的记忆。他们在海外的见闻和往事,以及成长轨迹和美学的认识,这些文字与故事都是横跨多个领域的。这些作品都是把创作理念和情感融汇在一起,让我们对人文美学有着重新的思考。
作者:石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