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教育传播有哪些要素(教育家成长丛书记录、传播优秀教育人的学习、思考与成长——记“教育家书院丛书”的策划与出版)

2010年7月正式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要“创造有利条件,鼓励教师和校长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创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形成教学特色和办学风格,造就一批教育家,倡导教育家办学。”同年,北京师范大学成立了教育家书院,时任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先生任院长。在顾先生担任院长的十年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家书院成为优秀教师、校长(园长)成长的平台。作为一家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教育专业出版社,我社策划出版了“教育家书院丛书”,记录了这些优秀教育者成长的足迹。

完整的丛书体系

全方位记录优秀教育人的成长

“教育家书院丛书”策划初期,下设聆听系列、游学系列、研究系列、讲习系列、行动系列、成长系列共六个子系列。

“聆听系列”收集各领域专家在教育家书院所做的讲座、报告,帮助读者开阔视野,跳出教育看教育;“游学系列”将兼职研究员在书院组织的国际考察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结集出版,让读者透过这些优秀教育人的视角去体会中外教育的异同,去感受什么是好的教育;“研究系列”精选教育家书院的课题研究成果并整理出版,追求教育研究与教育实践的深度融合;“讲习系列”收集整理兼职研究员在“名师名校长讲习”中所做的讲演,展现他们教育生涯中最得意的实践和思考;“行动系列”记录、整理教育家书院的“学校诊断与改进”活动,期待能为更多学校开展自我诊断与改进提供指导;“成长系列”收集兼职研究员个人成长的历史资料,让更多怀揣教育梦想、奋斗在教育一线的老师们能从中汲取营养,找到更适合自己的专业成长之路。

后期,根据教育家书院的活动开展情况和书稿撰写情况,本着“做好做精”的原则,我们取消了讲习系列、行动系列和成长系列的出版计划,增加了“对话系列”,将兼职研究员与教育名家就教育热点问题的深入讨论整理成书,通过“对话”的形式原汁原味地呈现给读者,触发他们对这些问题更深刻的理解和更全面的思考。

精选的内容和独特的设计

只为给读者更好的阅读体验

游学系列

对于“教育家书院丛书”的每一个系列甚至每一本书,在图书的内容选择、逻辑架构、呈现形式等各个方面,我们都全力以赴,力图以最恰当的形式来呈现最好的内容,让读者既能快速获得图书内容的精髓,又能有轻松愉悦的阅读体验。

《差异?差距?中国校长美国考察笔记》是这套书的第一本。2011年5月,教育家书院组织兼职研究员到美国康涅狄格州进行教育考察,这本书记录了他们在考察中的见闻和感想,故称为“笔记”。为了让读者能随着这些校长一起去“看看”美国的学校,我们采用了图文并茂、全彩印刷的方式,并且使用了大量全页彩图,希望能通过视觉的力量吸引读者进行更深入的阅读和思考。在图书结构上,每一部分都有一篇主题笔记和若干考察小记,希望呈现更多元的观察视角,长短篇的组合也让人读起来更轻松。这本书在出版当年,入选《中国教育报》2012年度“教师喜爱的100本书”

2016年,我们又出版了同系列的另一本书《理智?情感?中国校长芬兰、以色列考察笔记》,记录了兼职研究员在芬兰和以色列的教育考察。通过这些优秀校长的视角,记录这个时代一线教育者对国内外教育的思考,对读者和作者开拓视野、了解好的教育以及做好我们自己的教育大有裨益。

对话系列

择校为什么屡禁不止?学生负担能减轻吗?学校该如何保证学生安全?“杜郎口”式教育改革的价值在哪里?……2012年11月末,在教育家书院执行副院长、北师大郭华教授的组织下,教育家书院兼职研究员和顾明远先生畅所欲言,用最直白的语言、以最直率的态度和最直接的方式,探讨了我国基础教育中诸多焦点问题,不掩饰,不回避,以“专业”的视角,直指问题核心。

和教育界的泰斗进行这样深入、全面的对话,这对一线教育者来说,是多么难得的机会;“公开”这场对话,让更多的老师、校长受益,则是我们教育出版人的责任。了解这一活动后,我们迅速地策划出版了“对话系列”的《留一块黑板 与顾明远先生对话现代学校发展》一书,真实地还原了这两天的研讨盛况。为了让读者也能有“在场”的参与感,我们不仅保留了“对话”的形式,在篇章页上也采用了“圆桌”的设计,并且增加了和对话相关的背景信息和资料链接,让每个话题的探讨更清晰、更完整。该书出版后,入选《中国教育报》2013年度“教师喜爱的100本书”之TOP10

聆听系列与研究系列

“讲学”是我国古代书院的传统。教育家书院邀请各领域的学术大咖开展高端学术讲座,内容涵盖哲学、文学、历史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美学、科学等各个领域,被兼职研究员称为“思想盛宴”“精神大餐”。“聆听系列”《读书与教书》《文化与教育》《教育与隐教育》三本书的推出就是为了和广大读者共享这份“大餐”。这个系列,我们通过“古朴”的设计风格把读者带入“书院讲学”的意境中,并且在每个主题报告后面加入“意犹未尽”(答疑解惑)和“图书推荐”两个小栏目,为读者的拓展阅读和深入思考提供参考。

“研究系列”的图书是兼职研究员研修成果的集中呈现,既有对学科教学的深入研究,如《种子课  一个数学特级教师的思与行》,也有对学校建设、教育变革的诸多思考,如《学校变革关键词》,可以说是一线教育者全面开展教育研究的一个缩影。在封面设计整体统一的基础上,我们力图通过独特的内文的设计体现这一系列每本书的特色。图书出版过程中,“反复打磨,精雕细琢”是我们和每一位作者共同的态度和坚守。

精品的深度挖掘和立体开发

为作者和读者搭建沟通的桥梁

俞正强老师的《种子课  一个数学特级教师的思与行》一书出版后,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在此基础上,我社和教育家书院以及人民教育杂志社联合举办了教育家书院第一届讲会营,并且邀请了我们在数学教育领域的知名作者周玉仁、方运加、吴正宪、华应龙等共同参与,以书为媒介,为作者与读者搭建了一个面对面交流的平台。

讲会营围绕“什么是种子课”“种子课与学生发展”“种子课与教师成长”三个主题展开,大家在轻松、平等的氛围中分享思考、激荡智慧。这次活动后,我们将讲会营的现场录像剪辑制作成光盘,配上图书,推出了《种子课:展示与研讨》套装。光盘的内容包含五堂“种子课”展示,四场专家讲座、三场主题讲会以及与会专家和参与者的交流互动。这次活动的举办和光盘套装的推出,既加深了我们和作者、读者的联系,又丰富了“教育家书院丛书”的产品形式,可谓锦上添花。

2018年,以教育家书院实践探索为基础的“中小幼名优教师学习与发展双向互助合作模式”研究获得第二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教育家书院丛书”的出版,恰为这些踏上教育家成长之旅的优秀教育人留下了成长的记录。同时,通过丛书的出版,我们将教育家书院宝贵的学习资源和研究成果向更大范围推广,让全国更多不能直接进入书院学习的老师、校长受益。这正践行了我社“繁荣教育研究,促进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出版理念,也见证了我们和作者的共同成长。

原文刊登于《中国出版传媒商报》第2634期09版。往期文章 

教育经典 历久弥新——记《给教师的建议》出版40周年

讲好中国教育故事 搭建对话理解桥梁——《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创办廿载记

让中小学教师爱上教育经典理论阅读——以“i教育|思·享书系”为例

扎根实践是教育学术著作的生命之源——教育科学出版社质性研究著作出版侧记

荟萃经典 滋养思想——“世界教育思想文库”出版记

以高品质“图画”点亮儿童绘本——《伴我长大经典童话》编辑手记

未来教育家 学术新天地——记《教育博士文库》出版20周年

做有人文精神的教育学术出版——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系列教育报告出版历程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吧!

点击“阅读原文”去微商城逛一逛!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