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青年教师成长之路漫谈(教育魅力 青年教师成长钥匙青年教师成长的钥匙中国教育新闻网2022-12-23 08:49中国教育新闻网2022-12-23 08:49)

我们在学生时代或许曾遇到这样的老师:学识渊博、幽默风趣、平易近人、富有爱心,甚至毕业多年仍然念念不忘。当我站上讲台时,也渴望成为这样的老师,用知识浇灌出美丽的花朵,用热情去感染每一颗心。但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我感到无比挫败。一遍又一遍认真备课,一次又一次课后辅导,为什么还是起不到多大作用,问题究竟在哪里?

带着疑问,我翻开了特级教师于漪主编的《教育魅力:青年教师成长钥匙》,从开始的漫不经心到后来的迫不及待,那些教育故事带给我巨大的冲击。

书中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今天我们特别强调认清教师的工作性质:他不是一个简单的传递者,他跟孩子一起创造他和他们的每一天的学校生活,也为学生的未来生活作创造。”创造是一种自主行为,意味着探索和开创,意味着“人”是最重要的。

新课程改革强调以生为本,把“育人”放在教育的首位,着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关注其个性化发展。但扪心自问,我真的转变观念了吗?能够创建一个开放和谐的课堂吗?回想起许多次,当学生高高地举起手想要提出不同见解,我却生硬地让他们记下标准答案。我看得出来,学生在课堂上并不快乐,只是坐在座位上被动地接受着,那些知识并不真正属于他们。如果这种情况形成恶性循环,学生将越学越累,时间耗费更长,效率却越来越低。

科学家钱学森不止一次发出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是学生不够聪明吗?当然不是,当举起的手被忽视,当个性被磨平,学生的创造力也在迅速消失。没有创造力,发展又从何说起。于漪的一段话振聋发聩:“我反躬自省,课堂教学中学生完全有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机遇与空间,遗憾的是自己往往‘麻木不仁’,无意中掐掉了机遇,剥夺了空间,让创造意识的萌芽轻易消失。”的确,教育不应成为流水线,更不能让学生成为流水线上的标准产品。

于是,我试着在课堂上放手,在提醒注意事项的前提下鼓励学生自行探索。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遇到了各种问题,但让我惊喜的是,他们热烈交流彼此的意见,并在思想碰撞中自发地改进。于是,电路故障在互相帮助下顺利解决,材料极具创意的小孔成像仪做出来了,变色陀螺也在反复尝试后成功了。从前的我害怕学生犯错、失败,因而寸步不离。其实偶尔犯错又何妨,试错同样也是促人成长的宝贵经历。

教师是一个职业,又不仅仅是一个职业,我们还肩负育人的重要使命。每一个人都是唯一的、不可复制的,不是每一个学生都要拿到高分,他们可以在其他方面有闪光之处。当我试着把目光从分数上移开,便发现了更多学生的优点。以爱为原点,用欣赏作为引领,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展示自己的舞台,这才是教育的目标吧。

合上书卷,我获益匪浅。那些素未谋面的前辈将一生践行“育人为先”的教育理念和宝贵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我们青年教师。太多的文字,太多的思考,我愿意静下心来认真学习,努力实践。希望有一天,我也能成为充满魅力的教师,做好学生成长道路上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作者单位系浙江省宁波市春晓中学)

《中国教师报》2022年12月21日第9版

作者:宋艳龄

举报/反馈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