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家庭教育给予我的启示(教育即成长心理学:所谓家庭教育,就是完成个人成长,做“60分的妈妈”)
心理学的原理体现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它既可以作为一门育儿科学,但同时,我们又可以将它作为一门人格完善与自我成长学。
今天这个小案例来自朋友小美。以下,是她的自述。
昨天带我儿子玩儿滑梯,小孩儿们都排队等候,有一个年龄和个头都挺小的孩子就一个劲的往前挤,他在我儿子后面滑下去的。后来他俩都快上来的时候,我感觉是那个孩子又在挤,但好像我儿子在碰他一样,因为他个子小年龄小,就在我儿子脚边晃,因为我在滑梯另一侧,也没太注意。结果那个小孩子的姥姥或奶奶就说看着孩子,看着孩子。她的语气里有责备批评和埋怨,在我看来是这样。我张了张嘴,很想说,是你家孩子在挤,管好你自己家的孩子!但我什么也没说,我儿子也没说话,后来他又去玩儿别的了。经常遇到这样的事情,好像总是因为我儿子块大,一有冲突就好像他在欺负别人。而我却不能为他说话。我很懊悔自责。好像是怕跟对方起冲突,又好像是因为不知道说什么。我老感觉自己一说话就会吵架。真是什么样的家长养出什么样的孩子,我儿子遇到这种事情也不会替自己说话,一不说话就觉得理亏一样。真是恨自己的嘴笨!
我心里一直很不舒服,又怕儿子心里不舒服,后来我说你是不是不是故意碰他的,他小好像你碰他一样,实际不是这样的对吧!但是我感觉自己的话很苍白无力,估计缓解不了儿子的不舒服,还会对他造成二次伤害。我真是太不合格了,总是不能跟儿子站在一起。
生活就是由这样数不清的"鸡毛蒜皮"组成,从个人成长的角度来说,我们可以把遇到的每一次"不舒服",都当做是个人成长道路上的 "邀请函"。今天让我们一起拆解一下这根"鸡毛"背后的关键词。
1.摒弃"自居受害"思维,开启多种可能
我们的今天由过去组成,我们当前对事件的看法,暗含着以前生活的全部经验。但是,我的认知和客观事实之间,往往是有偏差的。所以,实现"认知升级"是完成自我成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① 情绪ABC理论
情绪ABC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创建的。简单说,就是人的消极情绪和行为障碍结果(C),不是由于某一激发事件(A)直接引发的,而是由于经受这一事件的个体对它不正确的认知和评价所产生的错误信念(B)所直接引起。
说的再简单一点,A是事件,B是认知,C是结果。我们对事件的"反应",主要基于我们对这件事情的"解读"——正是因为对事件的"不合理认知",才导致我们产生负面的情绪,并因此产生不良后果。
所以,这一系列导引中,最核心的关键点是B,即信念,认知,也就是对事件的一些看法、解释、评价等。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忽略B,只能看到A(事件)和C(结果)。可以说,ABC理论在生活中是非常具有指导意义的。
以本文中的事例来解释一下ABC理论。
小美对那个小孩的做法,显然是不太高兴的,她觉得那个小孩在"挤",在"抢",同样,她对小孩奶奶的说法,也是有情绪的,她将奶奶的"喊叫",解读为其对自己孩子和自己的不满与指责。
这种解读,和与之对应的情绪、行为,形成了一一对应的关系。在这个事件里,A是小孩奶奶的喊叫,B是小美对奶奶喊叫的解读——她认为对方的言语,是针对自己和儿子的指责,C则是小美对此事件产生的情绪——不满和压抑。
我后来和小美沟通时,问了她关于事件的解读,她说"我有点不能接受别人说不好,我儿子高高大大,一有冲突就好像是他欺负了别人似的"。从小美的话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她情绪的关键点,在于她对这个事件的解读。
这个"被人说不好"的解读是否正确,非常值得玩味。事实上,一个结果往往对应多种可能,比如老太太说"看着点孩子",在多种情境下,老太太都有可能说出这句话,但是小美显然是将其中一种可能,即老太太对她和儿子的指责当成了唯一的可能。
这句话可能是老太太对小美儿子的提醒,注意,是提醒而不是指责,她提醒小美的儿子小心正在往里硬挤的小孙子,别让他受伤。当然,这句话也有可能是在责备小美,让她看管好自己的儿子,别碰到自己的孙子(这同时也是小美的解读),当然,还会有别的可能,比如她在提醒自己的孙子:看着点别的孩子(小美的儿子),别摔倒。
小美对这句话的直接反应源于自己对老太太这句话的解读,但是她的解读未必是正确的,而这个解读,往往带着她自己的"旧伤"。
生活中很多人无法忍受来自别人的否定,甚至单纯的提醒也会被自动化的解读为否定,当然直接的指责就更无法忍耐了。这种对否定的超敏状态,实际上都来自于曾经的伤害,也可以说,其根源是来自于自己的自我价值感不高。在这样的人格异化之下,会产生一个现象,即很容易对别人的态度做恶意的解读,即认为别人是有敌意的。于是,就会造成很多误会,所谓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经常是一场误会",就是因为此。
② 受害思维
这一点和上一点息息相关。自我价值感较低的人,往往会呈现出一种"高自尊"的状态,即非常在意外界的评价,尤其对否定或暗含否定的评价表现的特别敏感。
就像小美,当她将男孩奶奶的话解读为对自己和儿子的指责时,她的情绪是不高兴。这种不高兴,实际上是一种受伤的感觉。包含愤怒、委屈、羞耻感等情绪、感受,其大多数来自于曾经未愈合的"伤"。而当我们有这些感受的时候,其实是在潜意识里退行到了童年早期,以一个"受害者"的身份自居。
这种自居受害者的思维非常普遍,只是难以觉察。当置身于受害者的身份的时候,实际上表现出来的是一个被动型的人格特征:即我的喜怒哀乐是由别人掌控的。当别人对我和颜悦色时,我就是愉悦的,当别人对我进行"攻击"时,我就是受伤的,因为受伤的"痛"感过于明显,所以我们可能也会攻击别人,但是这种激烈的攻击形式背后,实际上是一颗无处安放的、受伤害的心。
小美解读男孩奶奶的话是对自己的指责,她在潜意识里"认可"了这种指责,实际上也就是"认可"了"别人在攻击自己",这个时候,她会感觉自己很受伤,愤怒、委屈、想要证白自己的欲望喷薄而出。
但实际上,除了我们自己,没有人能够"伤害"我们。我们认为的伤害,一部分是因为自己的旧伤未愈,另一部分是因为我们自居受害,将"伤害"我们的权利拱手让人。
我们认为别人对我们心怀恶意,其实往往是因为自己对别人心怀警惕,并将这种自己的不安全感投射到其他人身上,认为是别人"攻击"了自己,这种心理机制,在心理学上,称为"投射"。
2. 60分的妈妈(good enough mother)
"60分妈妈"来源于心理学家温尼科特提出的"good enough mother"这个名词,但是翻译成"足够好的妈妈"容易引发歧义,而"60分妈妈",则更加准确的表达了这个概念的意思。"60分妈妈"的意思,就是介于糟糕的妈妈和完美无缺的妈妈之间的妈妈。
糟糕的妈妈不必过多解释,但是我们需要了解一下"完美的妈妈"是什么样子:一个婴儿想爬到更高的地方,当婴儿刚爬上去还没有任何恐惧感的时候,妈妈就把婴儿抱下来了。这样的完美妈妈让婴儿丧失了一次体验自己焦虑和恐惧的机会。可以想象,如果一个孩子在完全没有任何安全感的威胁的环境下长大,ta在人格上会是多么的弱不禁风。
小美对自己未能"保护"孩子非常内疚,同时,也对自己对儿子苍白的共情很失望。这种对自己的攻击,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说,是一种"自恋"(精神分析的专属词汇,和我们日常理解的不完全一样),即潜意识里,她在用完美妈妈的要求来要求自己,并对自己未能达到完美妈妈的要求而自责。
实际上温尼科特提出这个"60分妈妈"的概念,就是告诉大家,作为妈妈,做一个60分的妈妈已经是足够好的妈妈了。过于完美的妈妈,实际上是对孩子的另一种形式的吞噬。世界上根本没有完美的妈妈,即使有,对孩子的人格发育也并非好事。所以,真正的好妈妈,是做一个60分妈妈。
问题来了,什么样的妈妈算60分妈妈呢?
婴儿爬到高处时,面临极度的恐惧与绝望时,妈妈将ta抱下来,让ta处于安全的环境中间。这样的妈妈,就是60分妈妈,也就是good enough mother.
① 有α功能的妈妈
精神分析学家比昂,提出了一个概念。在这个概念里,他将孩子承受得了的情感称为α元素,将孩子承受不了的情感称为β元素,将β元素变成α元素的功能称为α功能。简单的说,就是如果一个妈妈,将孩子痛苦的情感经过她的消化,再以让孩子能接受的方式返还给孩子,那么这就是一个拥有α功能的妈妈。
在案例中,小美问孩子:"你是不是不是故意碰他的,他小好像你碰他一样,实际不是这样的对吧!",小美的本意是想共情和理解孩子,但是显然连她自己都觉得自己的这个说法过于苍白,孩子可能即使感觉到受了委屈,也没有从妈妈这里感受到强有力的情感支撑。
那么,小美怎么和孩子沟通,才算是一个"60分妈妈"呢?
首先,允许孩子有不舒服的感受。而不是看到孩子不舒服,就马上护着孩子,不允许孩子有任何难受的感觉,着急的帮孩子扫清情绪的障碍。
第二,尊重孩子真实的感受。在我后期向小美求证的时候,她说,"老太太语气不善,一定是怪我儿子碰到她孙子了,我儿子肯定也是这样理解的,否则他就不会走到滑梯这又不玩了"。从小美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出来,其实这依然是小美的猜测。儿子的真实感受到底是什么?需要求证。
我们必须清楚一点:父母不需要对孩子的情绪包办替代,孩子的真实情绪需要被"看到",但不需要被父母"引导"。举个例子,也许孩子根本没有和小美一样受伤害的感觉,而小美因为自己有这样的感受,就认定孩子也有相同的感受(这当然也是投射),并在沟通的时候下意识的加以引导,实际上就等于是包办了孩子的情感,甚至扭曲了孩子的真实感受。这样做,实际上是父母将自己的不安全感投射到孩子身上,经过伪装后变成了孩子现实层面的不安全和需要帮助,自然,其结果是父母成功的将自己的感受和价值取向"移植"到孩子身上。
第三,理解孩子的感受。有α功能的父母,会将孩子的不舒服的感受加以清晰的命名,然后再返还到孩子那里。
比如,如果小美与孩子沟通刚才的事情,孩子说,妈妈,我感觉那个老奶奶好像在说我。这时,如果小美告诉孩子:哦,妈妈很理解你,你是不是感觉很委屈?那么这个时候,"委屈"这种情绪就被命名了。一旦情绪被命名,也就意味着一种不能被承受的情感变成了可以承受的情感。
孩子清晰的知道,自己刚才不舒服的感觉是委屈,那么对于消除孩子的委屈,就非常有用。
然后,就涉及另一个"好"妈妈的范畴。引领孩子的阶段。
② 对孩子的情绪进行引领,丰富孩子的"实战经验"
实际上,这个功课不仅是孩子需要,很多成人,例如小美也同样需要。我们也可以这么说:首先,如果父母本身都不会梳理自己的情绪,面对事情无力应对,那么自然对孩子的引领也就无从谈起。
其次,当为情绪命名之后,父母还需要继续引领孩子化解自己的情绪,丰富孩子的"实战经验"。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很多时候我们一脸蒙圈,大部分是因为我们不知道怎么应对。就像小美说的,她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做,怎么说。于是,复盘的意义就凸显了。
的确,我们无法保证什么"场面"都是熟悉的,都是可以游刃有余的应对的,但是我们可以选择在事发后及时复盘,丰富自己的认知和实操经验。
比如,当小美可以和孩子做如下沟通:
你的委屈可以说说吗?什么地方让你觉得特别委屈?
哦,是这样啊,那如果事情再来一次,你会怎么做呢?
你会让开,让那个小弟弟先滑,哦,如果这样做,我觉得是个不错的选择:自己不生气,也避免了受伤的危险。那么除了这种方法,还可以怎么做呢?
哦,直接告诉那个奶奶,说小弟弟乱挤很危险,让她看好小弟弟。嗯,我觉得这也是一个很不错的办法,这样做,自己心里的委屈就表达出来了,对吗?
那还有别的方式吗?
哇,你居然又想到一种应对的办法:你干脆去玩一会儿别的游戏,待会再回来打滑梯,这样人少了自己可以玩的更痛快一些…
嗯,妈妈觉得这几种方法都不错,那你现在可以说说,如果下次发生同样的事,你最想先尝试哪种方法呢?
选择的理由呢?
你觉得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什么?
缺点呢?
哦,那咱们能不能提前想想应对的办法。不如咱们演练一下吧,我现在是刚才那个奶奶,我现在说:"看着点孩子,看着点孩子…"你会怎么说?
…..
太棒了!妈妈通过这件小事,发现你开动脑筋想了好几种应对办法,而且刚才演练的时候表现的很淡定,妈妈相信,如果下一次遇到相似的事情,你一定可以处理的很好…如果下次再有类似的情况,咱们就按照今天的演习试试吧?
当妈妈保持中立的角度和孩子交流时,既宣泄了孩子的情绪,又启发孩子开动了脑筋,找到了应对的办法。这样做,至少有三个好处。
第一,避免孩子积压情绪过夜,进入潜意识,成为伤害。
第二,将自主权交给孩子,鼓励孩子自主发挥,找到很多应对问题的方法,并启动自己的思考,思考每一种方法的优缺点。这样做,实际上是在无形当中培养和锻炼了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
第三,通过实战演练,让孩子对解决问题的办法有了更加直观的感受,同时,也增强了孩子下次独立处理事情的信心。
我一直有一个观点:当父母的,尤其是妈妈,需要学习一点心理学,任何成人的行为和思考模式,都会在孩子身上找到答案。现在有很多因为家庭教育问题着急上火的父母,面对"难管"的孩子束手无策,其实,做一个好父母很容易。答案就是成长自己。当父母自身的人格足够完善的时候,一个你期待中的孩子也就应运而生了。
正如著名心理学家胡科特所言:Who they are is more important than what they do.想拥有什么样的孩子,请你先成为什么样的父母。
我是“有梦想的唐糖”,天蝎女,感性与理性并存,厌恶各种伪毒鸡汤,热衷深度剖析,专注个人成长,享受直面真实的“痛”与“乐”。
热爱心理学,望以个人微小之力为火种,燃心理学之大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