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孩子的成长需要哪些因素(宝贝成长教育孩子成长教育的七个时期,家长必看!!)

孩子生下来那一刻,就注定他将会陪伴你度过余生,你没办法“反悔”或者退货。

树农栽树,光靠爱可不行,懂得栽树之道才能培育青葱树林;其实在中国,最需要教育的是父母,不是孩子。

不要错过孩子发展的关键期

如果在发展关键期对孩子给予正确的教育,他们学习起来也快速高效,吸收知识的能力也相对加强,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旦错过关键时期,那么将要花费数倍代价弥补,甚至永远都无法弥补。

孩子的七个关键期

01 学习咀嚼的关键期(0~12个月)

在这里不得不说一件事,一位朋友带着2岁的孩子拜访亲戚,亲戚家下了点面条给他们,但两岁的孩子根本不会吃面条,一吃就卡喉咙,脸都憋红了。

妈妈只好把每一条都剁碎了喂给孩子吃。

02 秩序规范关键期(2-6岁)

03 语言发展关键期(3—6岁)

1920年,在印度加尔各答西南山林里,一个美国的传教士辛格在探险考察中发现两个女狼孩,并想方设法救出两个孩子,人们猜测是孩子在小时候被母狼叼走,与狼共舞,成为狼孩的。

小女孩大约3岁,取名叫阿玛拉,大女孩大约8岁,取名叫卡玛拉。由于没有接受早期的人化教育,她们完全丧失了同龄孩子的心理特征,智力活动。

各种生活习性俨然和狼一样。据说卡马拉经过专业化训练,1年的时间,才勉强站立起来,仅仅能走几步,接着便马上爬行,已经不习惯了直立行走。

2年后开始懂得笑,经过4年的教育指导训练,才会说6个单词,按年龄应该是12岁了。

6年的教育后会说35个短句。17岁去世。

而阿玛拉从发现后7个月就死了。

在后来发现的狼孩中,也都表明,由于长期与人类隔绝,在狼群中成长生活,丧失了语言和思维等人类特有的表征和功能。即使回到社会上,也很难回归正常的人类生活。

这一现象说明,幼儿语言发展,在特定环境和后天习得的条件方面来讲,存在一定的关键期。

04 想像力发展关键期(2—8岁)

在这个时期,孩子由于接触面窄,逻辑思维能力还不够健全,所以对一些感兴趣的东西和外界的刺激他们只能通过发挥毫无边际的想象来满足心理的需求,所以父母在孩子这一时期中要多让他们接触一些有趣,并能充分发挥想象力的图书、玩具和游戏,而不是一味地给他们灌输知识,让他们上各种“特长班”。

05 文化敏感期(6—9岁)

这个时期的许多孩子,非常好奇,爱动脑筋,问题特别多。应该满足孩子的求知欲望。

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说:“六至九岁是孩子的文化敏感期。”原来我不解其义,亦心存疑惑,一个幼小的孩子会对抽象的文化有敏感性吗?

一个孩子爱阅读、爱思考、对艺术有感觉,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具备了对文化的敏感性;

这种敏感性会驱使孩子不断趋向于接触外界有文化意味的创造性的活动。

经由感知和体验,对文化的敏感性不断内化,就使得学习与思考成为她生活的常态。

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固然是教育的目的所在,但更应该是过程本身,因为审美的快乐、思维的快乐是最大的快乐——这正是我们所期待的一种美好的学习状态,亦是生活状态。

06 黄金阅读期(10—14岁)

如果错过了这一时期的科学阅读指导和大量阅读,将会给孩子的成长造成难以弥补的缺憾。

根据一个人的成长规律和中国教育升学考试制度,一个人一生中奠定人生观、价值观、知识基础、阅读兴趣的大量阅读,在10~14岁(即小学四年级至初中二年级)不到五年的时间。

由于教育条件和个体条件的不同,这个时间有的人长一些,有的人短一些。因为四年级孩子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字量,可以进行文字书籍的阅读;

07 独立关键期(12—15岁)

这一段抓不好,孩子将永远长不大。孩子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同时也在学校学到一些基础知识,因而爱思考就成为这个阶段的主要特征。其实,独立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学会独立思考。

一个从小喜欢独立思考的人,长大以后就比较有主见,不容易随波逐流,更不会盲目跟风。

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首先需要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想法是有价值的。而好奇心和观察力是孩子独立思考的开始,如果孩子喜欢探究身边的所见所闻,无论多么微小的事情,父母都需要多鼓励,让孩子觉得他的想法很重要。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