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新成长漫笔 工作室引领伴我成长(成长教育迅雷下载新成长漫笔1384 | 林祉怡:把课堂教学变成一种“文艺”)

课堂教学是一种文艺,同时也是一种遗憾的文艺。不管我们在上课前准备得多么充足,每一堂课或多或少都存在不足,都有继续推敲和改进的余地。有时候是教师语言运用不当,有时候是对内容的处理方式不妥,还有时候是训练习题层级过深,难易不当等。而如何去弥补课堂教学的遗憾,如何让课堂更有趣高效,是我们每一位老师都应该去思考的。

开展趣味实践,充实课外知识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丰富的化学实践活动是化学课程的主要特色。实践已证明,生动有趣的化学实践是激发学生积极性的关键因素。一个元素的出现,一条思路的产生,做不同的实验,孩子兴趣与学习效果就会不同。为了培养稳定的兴趣爱好,我除了会提供课本上有的实验以外,还会根据教材内容,提供一些其他的有趣实验,如:白磷的水下燃烧,镁带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的点燃,浓硫酸和白糖的火山喷发,用“隐形墨水”书写秘密书信等都会引起学生的兴趣,以此让学生有更加生动直观的体验。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作为老师必须全面理解他们,成为他们的“知音”,才能因材施教,切实达到“知其心,救其失也”。我常常在与学生的接触过程中抓住他们的“闪亮点”,对有想法的学生给以充分肯定,对有创新能力的学生给以高度表扬,对有进展的孩子给以激励性的评语。尤其是注重多为差生提供获得成功的机会,让他们体会获得成功的愉悦。

所以,我们在学生成长中扮演的角色,就是要激发出他们与生俱来的潜力,实现独一无二的自我。我会通过布置一些特色作业,比如让孩子亲手制造苹果电池等,通过趣味试验,让孩子感受到物理、化学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让他们能够学以致用,从而增强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扎实学科基础,建立探索意识

化学学科也有其自己的特色实验,它可以让我们引起好奇心。在教学中,我会认真安排化学实验教学,每一次的实验都是抓住学生注意力的关键,尽可能做好每一次的演示实验。学生们有许多动手实验的机会,高度的参与感与趣味互动让知识变得生动,不再晦涩难懂,通过自己的探究性活动,激发化学探究的兴趣,认识化学的实质,掌握开展化学研究的手段,最终建立一些化学探索的意识。

一位学习者即使兴趣爱好较高,但如果多次被难倒,兴趣也会大减,进而严重影响成就感。在教学中,我保持着一个习惯,即在批改试卷和作业时,会记下每一道题是哪些学生尚未掌握,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沟通辅导。

我会认真总结学生每次大考的作答情况,认真比对授课班级存在的问题,分析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认真参加教学研究活动,向成功的前辈学习,用心揣摩,用心发现。帮助孩子成长的同时我自己也在成长,要教好化学,就必须重视学生基础。

打磨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率

每一节高效的课堂,往往给人一种轻松、和谐、舒适的感觉。学生与教师有默契,课堂上充满了活力。学生享受着知识的欢乐,与教师分享着收获的喜悦。作为新教师,我们可以从模仿做起,在资深教师的课堂中汲取所长,课余时间进入班级,与每一位学生交流学习情况,研究知识的掌握规律。

对于每一届的学生而言,一节课的内容可能只上一遍,但我们老师可以通过不断反思课堂中的不足,进行改进。在学校的第一年工作中,教研员亲临我校为新教师们的课堂教学进行指导,组长在教研组内营造向上的工作氛围,全组教师互帮互学、团结协作,我也认识到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所在,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扎实课堂教学,稳扎稳打,逐步成长。

作为新老师,一次次的教研活动,让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要上好一节课,首先要打磨教学行为,打磨好教学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第二是打磨每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思路,把教学过程设计成密切关联又层层推进的几个部分,设计好课堂活动线,引导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第三是学习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以此来指导教学设计,在上课前不断打磨教学设计,紧紧围绕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这一主旨,积极开展核心素养导向的化学教学。

其实,课堂教学的不完美,并非坏事。作为教师,要学会关注、捕捉、反思每一节课中的遗憾,并努力弥补遗憾。始终对教学保持一种审视和谨严的态度,促进自身教育教学水平上一个台阶,以育人为本,培养有人文底蕴、科学精神、有责任担当又善于实践创新的新一代人才。

(林祉怡,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奉贤实验中学化学教师,教育格言: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孩子,处处有教育。)

特约编辑:柯 婷审 稿:侯元丽

链接

新成长漫笔——引领奉贤教育创新发展的思想沙龙

宗旨:

我们坚持立德树人、全面发展、多元成长,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推进五育并举、知行合一、整体育人;我们相信每一个学生都具有成长潜在性、自我发展性、多元差异性;我们弘扬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潜力、让课堂充满学习活力的课堂文化,激发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潜力、让班级洋溢成长气息的班级文化,激发每一个学生和教师的活力、让校园成为人文家园的管理文化。

我们探索新成长教育,为每一个学生的新时代新成长创设最适合的品质教育。

要求:

1.主题内容:重点围绕教育和人文等方面的创新探索、经验成果和理性思考等,内容务必为原创,文责自负。

2.行文篇幅:不求大而全,欢迎文风随和、娓娓道来、篇幅凝练的教育和人文类随笔。最好能选配一些合适的图片等,可读性要强,不要写成学术论文或小结报告。字数控制在2000左右(1500—2500)。

3.征稿对象:全区在职和退休的奉贤教育人,以及关心支持奉贤教育发展的各界有识之士。

4.刊发渠道:每周双休日在“奉贤教育官微”刊发,同时在奉贤教育网刊发,并选择部分在《奉贤教育》、《奉贤教育工作简报》上刊发,并积极向各级媒体刊物推荐。适时将汇编成书。

5.投稿邮箱:fxjyhrxy@163.com。请务必在稿件上署上姓名、单位及联系方式。

021-37597011

奉贤教育热线

工作日8:30—11:00和14:00—17:00

021-67137151

招生考试热线

工作日8:30—11:00和13:00—16:30

400-920-8761

奉贤区家庭教育和青少年心理

咨询热线

提供24小时咨询服务

奉贤区教育系统各单位热线电话

主要服务时间:8:00—20:00

(点击查看详细内容)

奉贤教育

http://www.fengxian.gov.cn/jyj

微博ID:上海奉贤教育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