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自我成长的关键因素是什么(成长教育电影成长题材电影:自我总是在人际关系中诞生和成长的)

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为了回馈您的支持,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

成长题材电影的典型环境除了家庭和学校之外,便是社会。如果说家庭和学校是人生的封闭式成长环境,那么社会便是促使人快速成长的开放式成长环境。

在社会中,人们会有很多丰富多彩的经历,并在经历中意识到自我的成长,从而实现自我。这种自我实现,也只有在社会环境、人际交往、社会交往中才能找到实现的途径,与罗洛·梅所说的“自我总是在人际关系中诞生和成长的”不谋而合。

以电影《实习生》(TheIntern,2015年)为例,影片中年轻成功的女老板朱尔斯,在事业上光芒四射,却在感情生活中遭遇了危机。老年实习生在女主角最无助、最绝望的时候,给予了她及时的倾听与指导,让朱尔斯在短时间内重新调整情绪,理清了自己内心的想法,并着手解决问题。

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可见无条件地积极关注与倾听正是治愈朱尔斯的一方良药,朱尔斯的成长正是在社会交往中不断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行为从而让其主体性在社会环境的变化中不断得以完善,更好地去把握自己的人生之路。

再如影片《蹩脚英语》(BrokenEnglish,2007年)以女性特有的细腻视角来审视中年单身女人的爱情与生活。诺拉在感情上是一个没有安全感并且不善于表达自己的人,因此特别害怕亲密关系的存在。但在后来的生活里,她终于发觉到底什么才是自己内心最想要的,于是决定勇敢地去巴黎寻找朱利安,这也是对真实自我的一趟寻找之旅。

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做出成长的选择就是趋向自我实现的运动,这是一个连续进行的过程,意味着每一次选择都是成长选择。”[1]正是诺拉决定正视自身缺乏安全感的问题,克服困难,在人际交往中意识到自身成长的内在需求,所以跟随内心做出了选择,抓住了自己的爱情。

又如影片《因为我这么说》(BecauseISaidSo,2007年)单身妈妈达芙妮独自抚养了三个女儿,但是过分介入她们的生活,小到衣食住行,大到未来规划,直到这位单身母亲在遇到自己的爱情之后,才学会开始重新审视自己。

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角度看,达芙妮正是在交往活动中发现自己原来只是在借助女儿来忽视自身存在的问题,这也深刻让她意识到母爱和世界上其他的爱是一样的,应该收放自如、适可而止。可见人总是要在社会关系中,才能更清楚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发现自身问题并及时改正,才能在原来的基础上变得更加独立。

同样还有影片《舞梦成真》(MakeItHappen,2008年),劳瑞恩作为小镇姑娘,一直拥有当舞蹈家的梦想,想去舞蹈学院学习,不幸的是面试失败并且有了一些糟糕的经历,只能被迫在夜总会里进行表演来维持生活。

对于进入社会的她而言,每天都要接触各种形形色色的人,正是这种促使人快速成长的外部社会环境,不断让她在适应环境变化的成长过程中,获得了积极的心理发展,重新发现了自己真实的内心,让她意识到也许计划会改变,但是梦想永远都会存在。与此相同的还有影片《伊丽莎白镇》(Elizabethtown,2005年)、《毕业生生存指南》(PostGrad,2009年)、《滑稽戏》(Burlesque,2010年)等。

立足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角度,可以看出在美国成长题材电影中,人的成长过程离不开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塑造对主体心理的影响并不亚于家庭和学校,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成长就像是一场修炼,社会作为人成长过程中的修炼场,自然会教会主体些许经验,这些经验恰恰就是成长最明显的标志。

主体们不断与生活中的困难切磋并战胜困难,从而使得内心更为强大,促进自我主体意识的发展与完善,从而在心理层面上取得进步。

综上所述,通过对这些经典电影作品的典型环境营造分析,不难发现电影中营造的成长背景环境,不管是家庭、学校还是社会,在某种程度上都会对主体造成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但是在人本主义心理学角度来说,家庭、学校和社会对电影主人公成长的影响是一种客观因素,正如马斯洛所说:“环境并不赋予人潜能,它的作用只是容许或帮助人使自己的潜能现实化。”

这种客观因素要发挥作用还必须经由不同成长主体能动性因素的作用,这种作用的过程也即是一个排斥对抗、接受理解的心理成长过程,而对于每一部影片所展示的在这一过程的差异性,也体现出电影艺术呈现人物成长的丰富性魅力。

新世纪美国成长题材电影的主题意蕴

电影艺术作为第七大艺术,自产生以来,一直不乏优秀的成长题材电影。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电影纷纷呈现出现实世界的丰富多彩,例如成长历程里的人性、青春懵懂中的荷尔蒙等等,无可否认时代对于艺术风格的影响,从早期的浪漫主义到后来的现代主义再到后现代主义,不断更迭演替。除了影响艺术风格,更是深刻影响着生活中的每一个人以及他们的精神世界。

纵观新世纪以来美国成长题材电影二十年的发展历程,主体往往通过一些自我的行为来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例如独自旅行、体验爱情、抵抗权威、追求理想等方式,更有甚者通过文身、街舞、滑板等放飞自我的行为,让自己变得与众不同,从而标榜自己的特立独行,以此寻找归属感,这在某种程度上仍然像是处于寻找自我的旅程中。

正如卡尔·罗杰斯所言:“在寻找自我的这个过程中,会让人激动,会让人痛苦,但更让人振奋,即使在整个过程中不总是自觉地知道自己身处何处,但显然他知道自己要到哪里去。”[1]这个过程可能会非常漫长,还可能会探索到一些不可思议的结果。

例如新世纪美国成长题材影片《乔琳娜》(Jolene,2008年)精彩揭示了寻找自由的成长主题。少女乔林娜从小就一直受欺负,怀着对自由的向往,她在15岁的时候便选择出嫁,希望以此为契机开始自己新的生活。

但是现实往往不尽人意,乔琳娜在出嫁之后还是遭受到了很多困难与挫折,于是她毅然决定下定决心去横穿国土,让自己一直在路上,体验生活、寻找自由的同时也寻找自己。乔琳娜在面对现实困境时,敢于跟随内心做出选择,做自己人生的掌舵者,这与人本主义心理学中罗洛·梅对自由选择的理论阐述不谋而合,深度刻画了人物的心理变化。

再如在影片《与外婆同行》(Grandma,2015年)揭示了寻找自我的主题意蕴,重点讲述外婆艾丽的成长故事。即使年过半百,在面对同性伴侣问题以及抚养子女等问题时仍然能够逻辑清晰,对现实生活持有一种积极的态度。常言道生活里最大的难题是缺乏面对自我、面对现实生活的勇气,只有让内心丰富充盈起来,才能更好地面对自己。

因为外婆的豪爽性格,让家人之间开始冰释前嫌,对彼此互相理解。最重要的是在这段旅程中,她对自己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学会了与自己和解,并逐渐找回自己曾经热爱的东西。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外婆的成长可以说是在旅程中自我修正,通过与他人的相处越来越了解自己,慢慢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掌控感,以此使自己能够更好地自我发展。

总的来说,成长题材电影中的事件与经历是一个人在生命长河中的独特体验,电影通过一定的时间长度塑造了主人公的成长以及在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磨难,这样的成长过程给人以教育启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成长题材电影的哲学意味,诸如影片《大鱼》(BigFish,2003年)、《迷失东京》(LostinTranslation,2003年)、《重返十七岁》(17Again,2009年)、《艺校的秘密》(ArtSchoolConfidential,2006年)、《来来去去》(CaymanWent,2008年)、《成长教育》(AnEducation,2009年)等。

在人本主义心理学这一视域下来看,对观者而言,欣赏此类主题影片有一种治愈作用。这种成长过程中所映射出来的心理值得重视,通过研究影片人物心理去感知人物的思想变化,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对他人以及对自己的直接了解,是以成长历程为中介对世界以及人生的观照与感悟,是对自我价值的追寻,这一切都承载在成长的意义之上。

参考文献

[1]曹保印.让电影陪伴孩子成长[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

[2]车文博.人本主义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3]车文博.西方心理学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