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职业教育让人生走得更远(职业教育让我成长职业教育,让每个人都有出彩的机会)

2020全国首届职业技能大赛,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写道: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技能人才工作,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技能在身,百业可为”,有这样一群青年,他们可能曾经是中职生、是普高生、是人们偏见中的差生,但都因选择了职业教育,选择接地气、兜底线、脚踏实地的教育,而演绎出不一样的青春故事。

李俊:全球首位“高原极限摄影师”

李俊2005年毕业于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曾荣获中国新娘化妆冠军、亚洲婚礼文化节冠军,协助拍摄央视纪录片《极地》以及电影《七十七天》。上过央视5次,其中一次是50分钟的事业纪录片《一生所爱》。

作为中国首位高原极限摄影师,他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下一对对情侣最为惊艳的瞬间。让他们用生死相依的旅行见证了爱情的神圣,也因相濡以沫的爱情走上人生最精彩的旅程。

17岁那年,李俊选择入伍参军,部队生活结束后,李俊认识到“学一门手艺”的重要性,他选择进入职业院校重新深造。最后选择了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在校园里的勤学苦练和下功夫,让他大学期间便荣获“中国新娘化妆冠军”和“亚洲婚礼文化节冠军”荣誉。毕业后他凭着一技之长成为了“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唯一的极限摄影师

央视采访李俊时称他为疯狂摄影师,他的坚韧、顽强、拼命地那股劲儿,让他一生的经历都成为一个传奇,面对自己热爱的事业,李俊评价道:“感恩职业教育,让我开阔了眼界,获得一生最热爱的事业” 。

胡已雪:25岁成为江苏扬州最年轻的副教授

胡已雪出生在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响岩镇前峰村一个淳朴的农村家庭,因为相信“技能改变命运”,2010年6月,胡已雪第一次离家,踏上了距家280公里的标榜学院,就读人物形象设计专业。

凭借踏实与勤奋,大二时期的胡已雪被学校推举参加“第42届世界技能大赛全国选拔赛”,从全国数千名选手中,胡已雪一路过关斩将,最终代表中国参赛队出征世界技能赛,并凭着扎实的技能、出色的发挥、稳定的心理素质在第42届技能大赛美发项目中为中国夺得首枚银牌,在此之前,职业技能大赛的冠亚季军都被西方国家垄断。这枚金牌填补了中国在该项目中“金牌”零的空白站在世界领奖台上,所有评委都为这个瘦小的“中国女孩”竖起大拇指。

小小年纪就有着如此过硬的技能本领。随后,胡已雪被聘为“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美发项目中国队国家队教练,与其他专家教练共同指导中国选手聂风,夺得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美发项目金牌。这枚金牌填补了中国在该项目中“金牌”的突破。

从偏远小镇到国际舞台,从职教生到国家队教练,胡已雪的故事告诉我们职业教育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戴子淳:职校生扎根乡村,

用创新设计建设新农村

如今的戴子淳已是成都市大邑县青霞村的农业创客中心入驻的第一批创新创业人员。他和他的“95后”团队成员一起创办的“杲十”设计。让普通的田间乡野焕发新生机,村村有文创、户户有特色。

在大邑县青霞镇幸福公社里,来自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的几位95后设计师在此安家。他们从城市回到农村,通过设计,力求为传统的乡村带来更多的活力和幸福。用自己所学振兴乡村建设。

“年轻人纷纷流向乡村,把乡村作为家园,用技能改变乡村面貌、实现乡村振兴”,戴子淳的故事不仅登上了成都日报,四川日报,还登上了成都电视台的《新闻背景》,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他还荣获“2019年四川省大学生就业创业典范代表、典型人物”

“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只要技能过硬,哪里都是我们建设祖国,建设家乡的舞台”,戴子淳笃定地说道。

杨帆:四川职业技能大赛

家具制作中的“花木兰”

2020年12月,在“首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比赛现场,在两天长达11个小时的比赛环节中,选手们争分夺秒,聚精会神地打磨着手中器件,从量尺到削件,从卯榫结合到表面砂光,选手们不敢有一丝懈怠,安静地空气中凝聚着浓浓“火药味”,80多项严苛的评分细则考验着选手们耐力、毅力和工艺。

在这一群“00后”选手中,来自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的杨帆作为四川代表队家具制作唯一女选手备受关注。

“女娃儿去当木匠?”当2年前,杨帆第一次做出要学“家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时候,小小的村里炸开了锅,亲戚朋友都来劝说想让她改变想法或选择一个轻松的职业,从小有点“男孩性格”,喜欢摆弄木制零件,组装家里小板凳、小工具的她坚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爱琢磨、勤学习、肯钻研,谁说女子不如男?”

从校选拔赛到市选拔赛到省选拔赛。杨帆凭着“工匠精神”的劲一路过关斩将,最终代表四川省出征首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

罗青:从省赛冠军到国赛冠军,

这个“女娃子有点厉害”

罗青,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2018级学生。从2019年“福祉杯”四川省高职院校大学生养老服务技能大赛第一名到“2019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养老服务技能赛项一等奖”再到国家励志奖学金、2020年国家奖学金获得者、院长特别奖获得者,自从学了“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罗青的人生如开挂了一样,拿奖拿到手软。

“中国老龄社会”到来需要更多专业化、职业化的老服人才。中职毕业后的罗青看到了中国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选择通过单招进入大学继续深造。

在大学,罗青系统学了老年人健康评估、健康监测、健康护理、急救、膳食与营养等专业知识,也在一次次技能实践与练习中明白“学无止境 ”。罗青告诉自己:“360行行行出状元要么不学,要么精益求精学有所专,学有所用”。

结语

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李俊、胡已雪、戴子淳、杨帆、罗青……他们是众多高职生的一个缩影,他们有技能、有梦想、有担当。他们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别样精彩的人生。

http://book.i3yuan.cn/20210108_20240108bb/index.html (二维码自动识别)

长按识别二维码

查看2021标榜学院电子版招生简章

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

在川招生代码5160

选择标榜 成就无限可能

https://wpa1.qq.com/YgCjgVoY?_type=wpa&qidian=true (二维码自动识别)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