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什么(教育是心灵的成长教育的本质和目标是什么?)
点击关注师训讲堂★
专业教师发展资讯报道,与数十万教师共成长
朱熹《小学》有云:“习与智长,化与心成”,意思是学习与智慧相互长进,教化与心智一起成熟。显然,教育不仅仅包含知识的传递。在人生的关键时期,青少年还需要教育给予他们心灵的滋养,帮助他们成长为合格的社会成员。
什么可以滋养心灵?
理性可以帮助我们的大脑正确思考,但似乎并不擅长滋养心灵。有时候,理性反而会禁锢心灵对外界的感知。对于心灵的成长来说,情感似乎是更好的养分——通过理解和接纳自己与他人的情感,并在这些情感上产生与外界的链接,人的心智才能突破物理属性的限制,开始迸发出足以改变周遭世界的巨大能量。
教育艺术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在著作《给教师的建议》里自问自答:“为什么往往学校生活开始已有几天,儿童对于教师的好话还完全没有反应?为什么教师不得不大声吆喝和用拳头砸桌子呢?学习开始一个月以后,儿童已经面对墙角罚站,接受处分,但为什么这样做也无济于事呢?祸根就在于缺乏情感教育。”
这段话虽然所写时空背景不同,但无疑,它仍然可以戳中每一位教师心底的痛点。和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让他们接受自己的苦口婆心,真的就这么难吗?
怎样的老师让学生喜爱
所幸,无数的教育者,包括苏霍姆林斯基本人,都对此做出了回答:在进行师生沟通时,除了以理服人之外,教师们也不能忽略和学生之间进行情感交流的重要意义。
无论是在体制内的学校里,还是在市场化的培训机构中,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幽默风趣、懂得各种流行梗的老师,哪怕所教课程再枯燥,也总是能和学生打成一片,课堂气氛也普遍更好。
我认识一位年龄稍长的朋友,家里的大儿子在上初中。朋友夫妻俩都很忙,于是便请了一个随身家教陪儿子读书。由于与本文无关,我们先不谈财富圈层、家庭教育等方面的观点,就请人陪读这件事而言,目前看到的结果是孩子成绩上升得很快。学期开始时在班上还仅仅是中等偏下水平,到了这会儿期末,由于家教的陪伴,孩子的成绩爬升到了班上前列。
那么这个家教是怎么陪读的呢?
首先,他自然是提供了高质量的常规家教辅导,比如放学后辅导作业、查缺补漏开小灶等等;其次,这个家教有一点比较特别:他本人是一个电子游戏高手。
要知道,正值青春期的男孩是个体内部矛盾异常激烈的一个群体。一方面,快速增强的身体机能使得他们产生了自己似乎无所不能的错觉,但另外一方面,对于更广阔社会和世界的有限认知总会让他们心生迷茫,急切需要一个与他们距离适中的“能人”来作榜样,哪怕仅仅是一个用来崇拜、让人心生安全感的对象。
恰恰,电子游戏高手在他们眼中就和篮球明星一样,有着令人无法抗拒的、散发着巨大光热的偶像力量。
一旦孩子们在情感上找到一个和他们既有共同点又具备偶像力量的人以后,听从和模仿是自然而然的结果。朋友儿子看到的是,一个人可以在保持有趣个性、享受生活的同时,还把学习搞好,这种优秀的榜样近在身边,要变得优秀而有趣似乎也不是不可能的事。只要自己跟着他走,就可以从他身上汲取力量,向他无限靠近。
怎么做到情感联结
想要让教育在学生身上产生深远而积极的影响,把外在压力转化成进取的内在动力,那么,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起一道情感联结是教师工作的必经之路。这种情感联结是定心丸,也是军旗。
有助于建立情感联结的师生沟通方式有很多种——平日里言传身教,建立榜样的力量固然重要,但借面谈机会对学生循循善诱,寻找和建立两人之间的共同体验,则更为直接有效。当然,这需要以有必要面谈的问题的出现为契机,让它自然而然地发生,否则,过于刻意的交流在学生眼里就成了教师生硬而笨拙的“套近乎”,这会把他们推得更远。
既然刻意为之行不通,那是不是意味着教师们在师生交流时就无需强调方法,只要让情感上的交流自然发生就可以了呢?
是,也不是。学生有着识别情感信号的敏感本能,加之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互动本来就是一个不能完全受控的过程,所以,我们确实也没有什么可推荐的“技巧”。但是,确实也存在着一种指导思路,能帮助我们真正为学生所接受,成为滋养他们心灵成长的优秀教育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