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在挫折中成长心得体会(幼儿教育的成长让孩子学会在挫折中成长)
挫折教育对孩子一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小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作为老师和家长,我们肩负着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的重担。并且我们有责任提高所有教育者和家庭成员的意识,对孩子进行”耐挫”能力的培养是有远见地爱孩子,本文旨在论述如何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也通过对一些现象的观察研究总结出有些初浅的经验,例如: 引导幼儿正确认识失败、挫折等
一、引导幼儿正确认识失败、挫折。
当孩子面临困难时,我们首先要让幼儿直观地的了解事物的发展过程,逐步从反复的体验中认识到挫折的普遍性和客观性,从而真切地感受到要做好任何事情都会遇到困难,成功的喜悦恰恰来自于问题的解决。幼儿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由于得到了不断强化,他们的心理过程就会逐步从
被动转变为主动,从而产生一种稳定的、积极向上心态。
失败和挫折本身并不可怕,关键是如何对待他们。如果以正确、积极的态度来看,他们就可能成为孩子前进的动力。反之,则可能使孩子产生一些消极的心理效应,甚至对他们的心理发展造成不良影响,表现为:不愿再去干某件事情或参加某个活动。每个孩子都渴望体验成功,失败常常使孩子怀疑自己的能力,对失败产生恐惧,害怕再次尝试,只去参加或干那些预料能成功的活动或事情。第表现为消极的自我评价,轻视自己的能力,认为自己“笨”、“不行”,以至于在自己未顺利完成任务实现目标前心里没底。
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孩子在学步时,被石头绊倒了,哇哇大哭起来,有的家长会心疼地抱起孩子,还非常滑稽的把石头批评一番,说是石头的错。这样一来,幼儿很容易形成"摔倒就等人扶"的依赖心理。而同样的情形出现在外国,外国的家长则不会去扶宝宝,而是鼓励他自己站起来,再去行走……很显然,外国家长的做法是正确的,他们让孩子在学习走路的过程中亲自感受困难,引导孩子以正确的心态看待跌到,并为克服困难作出自己的努力,最终学会走路。幼儿在接触外界事物和学习知识时,的确离不开成人的帮助,但如果这种帮助变成了代替,久而久之,幼儿就会缺乏克服困难的心理体验,一旦受到挫折而达不到预期目标就会产生畏惧依赖的情绪,造成学习障碍。
二、利用和创设困难情景,提高幼儿的耐挫力。
美国教育家杜威指出的“教育即生活”。父母必须把教育与幼儿眼前的生活融合为“从做中学”。在幼儿的生活、学习活动中,成人可以随机利用现实情景,或模拟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难题,让幼儿开动脑筋,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经过自己的努力克服困难、完成任务。例如,小班孩子的自理能力较差,有的孩子新买的鞋不会系鞋带,他们首先想到的是让老师帮忙。但是,为了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我只帮他系一次,并让他看着我是怎样系的,第二次我就不再帮忙,而是让幼儿自己动手,如果幼儿的确有困难就再指导一下。幼儿在经历了由不会到会,由别人帮助到自己干的过程后,心理上会得到一种满足,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自理能力。苏格拉底对待打破玻璃的孩子的做法是:让犯错误的孩子独自呆在房子中,让其体验寒冷、体验孤独,使其发现自己的错误,继而改正。挫折教育也应让孩子在体验中学会克服困难、战胜挫折。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个体通过亲身经历而获得的信息在大脑皮层的痕迹要深,保持的时间要长。幼儿的活动范围有限,家我们应给孩子提供经历困难与挫折的机会,应创造适当的环境和条件,让孩子参加体育锻炼。比如晨跑、远足等,多让孩子接触大自然,使他们适应大自然。通过与大自然的决斗,使孩子经受风霜雪雨和困难的考验,让孩子在自然环境中接受挫折教育。成人还可以创设一些情境,如:把幼儿喜爱的玩具藏起来让幼儿寻找,让幼儿到黑暗的地方取东西。游戏时引导幼儿爬“黑道”走“勇敢者”的道路。而且平时,有意识地拒绝孩子的一些要求、把孩子爱吃的东西分给他人吃。和小朋友发生矛盾时要自己解决等。家长应大胆地放下“保护伞”,让孩子自由健康的发展。不要让孩子陷入自己营造的感情漩涡。孩子自己能做到的事情,家长应该放手让他们去做,多让孩子体验必要的挫折、经历失败、吃到“苦头”。
三、利用榜样作用教育,增强幼儿的抗挫折能力
幼儿最喜欢模仿,也是容易受暗示。在挫折教育方面,身教胜于言教。因此,成人碰到困难和挫折时,一定要冷静,勇敢。如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遇到幼儿摔伤,擦伤等情况。这时,我们应尽可能平静地对幼儿说:“不要担心,我带你一起到医生那里包一下好了,下次注意一点就行了。”或者说:“没关系,很快就会好的。”成人这样的行为给幼儿很好的暗示,使幼儿自然而然地学会怎样坦然地对待挫折,怎样勇敢地面对未来。同伴也是孩子的"老师",教师要抓住同伴的良好行为树立榜样,增强幼儿抗挫折能力。例如:有些幼儿不敢走平衡木,老师在旁边鼓励说?别怕,你行!"或者说:"你像某某小朋友一样勇敢,老师相信你!" 在榜样的影响下,幼儿会树立信心,努力去克服困难。当战胜困难后,老师的"你真行"就会变成幼儿心理上的"我真行"。
四、丰富知识,积累经验,提高幼儿对挫折的承受力
幼儿的抗挫能力是随着知识、经验的积累和各种能力的提高而增长的,一个人知识贫乏,掌握的信息量少,就不可能面对突如其来的各种困难和挫折。所以,我们要扩大幼儿的知识面,提高其自理能力、学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人际交往的能力。要为孩子提供适合的读物和视听材料,提供各种向大自然和社会学习的机会,多带孩子到大自然中爬山、涉水、走进乡村、步入工厂,体验劳动的艰辛,还可以引导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学会自己照顾自己,从刷牙、洗脸、穿衣、洗手帕等小事做起。
我们在平时除了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以外,孩子自己能够解决的问题尽量不要插手,不要人为地去排除一些必要的挫折。如:跌倒了,让他自己爬起来,自己的玩具不见了,就要求他自己去找;上幼儿园时尽量让他自己走,不要大人抱等。当孩子出现失败时,家长和教师要给于语言和态度上的关心、鼓励和支持,不能对孩子的挫折不屑一顾,更不能不分青红皂白地斥责:“傻瓜蛋”、“你真没用”。孩子完不成的任务,做不好的事情,比赛没得奖等,家长和教师要耐心地帮助分析原因,共同协商找出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使孩子逐渐形成对待挫折的积极态度和正确的行为方式。我们要帮助孩子在失败中积累有用的经验,使他们一步步独立地走出逆境。
幼儿的成长过程中,会遇到更多的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挫折,可以说,挫折伴随着孩子们成长的每一步,对孩子们进行挫折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循环往复的过程,作为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我们都应该用科学正确的方法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帮助和引导孩子们度过一些挫折所带来的“难关”,为孩子们今后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开辟光明的道路。以上只代表笔者自己的观点,您要是有什么不同的观点,可以在下方留下,如何你觉得笔者写的文章帮助到您,就请您给笔者点点关注,您的关注是我继续写下去的动力。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