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好奇到什么(这是成长在于教育从好奇到成功:引领孩子全面成长的教育之路)
引领孩子从出生到成功就业的完整成长过程,教育是一种最有效且可行的方式,没有之一。然而,在小学阶段,我们不能仅仅盯着孩子的学习成绩不放。事实上,小学阶段的学习成绩在整个基础教育的12年中所占比例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尽管小学占据了一半的时间,但小学所学知识在高考中的权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在中考中也只占很小的比例。因此,小学阶段的学习不应成为教育的主要目标。
我们常说小学阶段家庭教育的作用要强于学校教育,这是为什么呢?仔细观察后你会发现,那些在小学阶段平平凡凡,但在初中和高中脱颖而出的学生靠的是什么呢?他们依靠的是动力、习惯、方法和两大核心素养。动力决定了学习的状态,是积极还是消极;习惯决定了学习状态的持续性,是长久还是短暂;方法决定了学习效率的快慢;而两大核心素养,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决定了各种衍生能力的培养,而这些更多地依赖于家庭教育。
在小学阶段,我们应该呵护好孩子的好奇心,不仅仅是积累知识,更要关注习惯养成、方法训练和核心素养的培养。好奇心本来就是我们与生俱来的特质,不要让错误的教育行为扼杀孩子探索未知的渴望。只有对世界保持好奇,孩子才会渴望了解,渴望了解才会爱上学习。
而谈到最终的目标——求职就业,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学习成绩只是一块敲门砖,用来打开获得更高质量教育资源的大门,但它并不代表他们整个成长的全部。心态、思维、事业和身体健康在孩子的人生中占据同等重要的地位,综合素质才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障,一个递进的人生才能真正拥有美好。
如今,人类已经从智力时代进步到智能时代,因此,让孩子尽早了解自己的兴趣和能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战略和方向的选择比战术和细节的把控更加重要。换句话说,在育儿成才的过程中,引导孩子尽早形成和建立明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体系,然后以终为始,倒推自己的教育策略。这样,每个年龄段孩子都有明确的目标和追求,每个学段都知道自己应该学什么、怎么学。根据孩子的成长节奏,父母的角色逐渐从工匠转变为园丁,作用逐渐从督导转向引导。
如果将育儿成才比喻为一项工程,那么设计图纸和制定施工方案应该先于把控施工质量,这更加符合逻辑。因此,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需要从整体的角度出发,构建一个有序而系统的教育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