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中小学教师六个要(教育成长说六维:中小学教师成长之道)

六维:中小学教师成长之道

原创 于维涛

六维:中小学教师成长之道

卢梭说过:教育即生长,生长就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杜威教育哲学思想与卢梭一脉相承,其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长”言简意赅地道出了教师成长的本义。在文化多元、民主法制的社会,社会变迁和流动日益加速的社会,竞争与合作的社会,综合国力取决于全民受教育水平的现代社会,我们的教师成长需要具有六个维度视域:理性精神,责任的意识,文明以止的教养,学科领域的专门知识,有效地表达自我和职业迁移的能力。

一、理性精神

亚里士多德在他的《论灵魂》中提出:“作为高等动物的人,在本质上是由多种生命活动能力构成的,其中包括“植物性生活”、“感性生活”和“理性生活”三个层次。”我们认为:“理性”是相对“非理性”而言,是指主观精神世界中与理性相对的范畴。所谓具有理性精神就是超越情绪,直面真理。欧洲经历了中世纪痛苦无比的“黑暗的一千年”之后,终于认识到,只有质疑权威、超越情绪,才能直面真理;而只有直面真理,才能真正超越情绪、超越顾虑。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前后经历了数百年,其中最为关键的是理性精神的建立。这种理性精神包括这样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理智的好奇心,强烈的求知欲,寻根究底的探索精神;二是批判精神,怀疑精神,不轻信、不盲从、不唯书、不唯上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中国文化中有“谣言止于智者”之说。谣言之所以能够止于智者,是因为智者不会轻信,总是习惯于用自己的头脑去分析、去判别。

时代与教育发展要求教师由传统“匠型”向“家型”、“学型”、“研型”的“转型”,这也反映了教师的内在要求。要实现这种转型,除了外在保障体系与支撑条件外,教师必须具备文化自警、自在、自觉、自为的内在发展愿望和根本动力,其中对自己教学活动与行为的反思精神和理性能力是最为本质的力量。一个教师的人文精神是否深厚,是否重视人文与科学精神以及思想独立、学术自由,是否重视人文教育,是这个教师是否能够具有理性精神和理性气质的基础。

教育无疑是理性的事业。我国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我国教育缺乏科学理性精神,造成教育发展长期迟缓;在当今全社会都在呼唤着理性精神时代,我们教师必须把理性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从具体国情出发去借鉴这一文化成果,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先从日常的课堂教学的理性的价值思考、理性教学设计、理性的表达、理性提问、理性布置作业、理性评价开始。虽然模仿名师教学是一种最简单的创新方法之一。但如果一味盲目跟风,很容易出现邯郸学步、东施效颦式的结果。

六维:中小学教师成长之道

二、责任的意识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自由不是我们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我们不想做什么就有能力不做什么。”这里所说的“自由”是与“责任”相联系的,没有选择的自由,我们就无法对其行为追究责任,自由社会就是责任社会。这意味着犯了错就勇于承担后果,不逃避,也不推卸责任。王文湛教授讲过一个故事:高中语文观摩课《木兰词》,学生问老师:“我听说古代的妇女是缠小脚,为什么缠了小脚在部队生活十几年不会被发现?面对学生的问题,老师脸红了,老师说我不知道,我会尽快找到答案告诉你们,没想到学生们响起热烈的掌声,观摩教学者投以赞许的目光。”这位教师显然是:君子之过,他的做法:“人皆仰之”。优秀教师老师要主动承担责任,严于律己,率先垂范。

三、文明以止的教养

知识不等于智慧,学历不等于文化。同样,教师拥有知识并不见得就有教养。只有教师当知识转化为个性特征和人格特征,只有当知识转化为行为习惯并体现在日常教育教学和生活的细节之中时,知识才成为了个人的教养。《易·彖》有云:“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亚里士多德在勾勒有教养文明的人的形象时称:“他们声音深沉,举止从容,仪表端庄威严。”杜威曾言:“毫无疑问良好的仪表与言谈举止与其说来自于文化不与说接受良好教育的结果。”一个教师的基础文化的教养越广博、越深厚,他所具有的创新能力就越强。“故君子不动而敬,不言而信。”优秀教师以文明以止的德行化育万物。

四、学科领域的专门知识

如果说,教师具有广博、深厚的基础文明的教养是“博“的问题,那么,教师具有学科领域的专门知识和技能就是“专”的问题。“博”与“专”的问题是教师专业发展中绕不过去的门槛。教师的“博”的重要性就犹如挖井,如果井口很宽,就不可能挖得很深;高山之所以“壁立千仞无依倚”,就在于它基底的雄厚。但教师“专”的价值也非常大。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使教师观察、分析教育教学问题时有一个独特的视角、专业的眼光;二是使教师在观察、分析分析问题时能保持在高度、进度与一定的深度。《中庸》中有句话可谓微言大义:“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它很好地道出了教师“人格修养与学识修养”、“广博与专深”、“伟大与平凡”之间的关系。

六维:中小学教师成长之道

五、有效地表达自我

教师有效表达自我,不仅包括口头语言的表达、书面语言的表达、身体语言的表达,而且应该包括待人接物、衣着仪表等。中国网曾登出:“服装或许是自我表达最重要的一种形式。无论教师是否时尚,教师每天都应该想一想自己的衣着是否有效表达了自我,自己传递给学生与社会怎样的信息。好的教师表达可以让教育教学事半功倍,不正当的表达却可以尽毁教师的形象。

所谓“有效”,就是教师充分地和体面地表达自我的能力,就是与领导、同事、家长、学生、家人等沟通、展示自我的能力。当然,教师表达自我需要周全的考虑,不能够一味只顾自己率性表现,需要分场合与人,需要有分寸。生气时人的智商只有5岁,同样对于教师来说生气是魔鬼。

六、职业迁移的能力

实力造就魅力,眼界改变境界,深度决定高度。教师的实力、眼界、深度是指对客观事物的理解与认知广度、深度与进度思想以及个人情操所达到的程度或层次,这是教师职业迁移能力的基础。教师自我延伸的能力,或者说工作迁移能力,就是不断扩大自己的工作生活舞台,并成功地在不同的区域扮演各种社会角色的能力,是延长教师生命的宽度的过程。教师应具备哪些基本的能力?优秀的教师与一般教师区别在哪儿:是人品、学识、耐心?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国古代先哲把教师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智如泉涌,行可为表仪者人师也。”美国优秀教师五项核心内容:1.教师应该致力于学生的发展和学习;2.教师应该精通学科知识,并知道如何将学科知识传授给学生;3.教师应该负责管理和监控学生的学习;4.教师应该系统地思考自己的教学实践并从他人于自身经验中学习;5.教师应该是学习型社区的成员。英国教育家威廉雅斯说:平庸的教师只是叙述,较好的教师是讲解,优秀的教师是示范,伟大的教师是启发。他把教师分为四个等级,平庸的、较好的、优秀的、伟大的。

我认为优秀教师就是对于学生缺一不可、不可替代的教师,是教育第一生产力。是不可再生、不可复制的稀缺资源;同时,更是全面发展,可以自由迁移的社会高素质公民。霍懋征可以教大学也可以教小学,于漪、于永正可以在山东省传播他(她)们的思想与文化,也可以到京沪诠释他(她)们的教育思想,古今中外,从中小学讲坛成长起来彪炳千秋的杰出人物毛泽东、丰子恺、梁漱溟、胡适、钱穆、钱伟长、邓稼先等等可谓鳞次栉比、摩肩擦踵。故《礼记·学记》曰:“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大德不官,大道不器”!教育家所创造的人类文化、思想的无疆,故教育家称谓“人民教育家”。

职业迁移能力的发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思想的发展。如果说集华夏文明大成者君临天下,那么优秀教师应该集哲学、科学、艺术、文学于一身,熔古今教育思想于一炉;2.能力的发展。优秀教师想什么,做什么是由他们的能力决定的,教师能力的发展,例如:审美力、判断力、鉴赏力、洞察力、学习力、实践力、竞争力、创造力等;3.社会关系的发展。我们能想什么,能做什么是由社会关系决定的,也正是在这一意义上,马克思说,“从其现实性上说,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与他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的人。”而社会关系有一部分是祖辈关系的再复制、再生产给定的,有一部分则是后天生成的。优秀教师学先哲“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以书为友、以书会友,读好书,交高人。当然,一个人的发展,不仅包括能力、个性人格的发展,也包括他的社会关系的发展。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就提出过“系列自我”的概念,即人在社会生活中的角色的丰富性是个人价值实现的重要标志”!

今天的世界是丰富多彩、普遍联系的,教师特别需要强调学会“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去判别”,学会尊重少数、个别、弱势的学生群体,学会尊重不同的文化以及不同意见与见解,学会宽容,学会对自我的行为、观点所依持的立场进行反思和检视。用全面、发展、矛盾的哲学观点看待这个世界,用平等、博爱去包容一切,志存高远。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