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福州第十一中学汪孝泉(成长教育学校名校长|福州第十一中学王恩奇:愿景美,追梦更美)

校长名片

王恩奇,福州第十一中学校长兼党委副书记,教育硕士,中学高级教师。历任福州格致中学教师、团委书记和德育处主任,宁德一中副校长(挂职),福州屏东中学副校长、福州铜盘中学校长。福州市骨干教师,福建省“十三五”中学名校长。福建教育学院兼职教授、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兼职副教授,曾获福建省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

******

“教育是一种唤醒的艺术,让个体绽放出生命的各美;教育也是一个至美的历程,让生命个体彼此成全,共同成长。”这是福州第十一中学校长王恩奇在十多年校长岗位上始终追求的教育初心。王恩奇校长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关注教师、学生和学校为主体的自主发展和个性化发展。在铜盘中学时就提炼出“各美其美 美人之美”的办学理念,调任十一中后进一步形成了至美教育办学思想。王校长表示,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在学校教育实践中不断反思、优化、完善,这是三年多省级名校长培养工程学习中最重要的收获。

福州第十一中学建于1927年,由辛亥革命志士创办,已有95年的历史文化积淀。学校是省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学校和省“二级达标高中”,现有鼓楼校区(初中部)和横屿校区(高中部)两个校区。近年来,福州十一中在中、高考中已实现教育质量“低进高出、高进优出”目标,竹音合唱团成为学校在省内享有盛誉的一张“名片”,2022年,学校荣获福建省普通高中特色示范项目体艺高中(音乐)。学校形成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主动作为、甘为人梯的“至美之师”团队。

虽然忙于繁重的学校管理工作,王恩奇始终没有松懈个人专业发展。2013年至今,发表CN级专业论文9篇,主持省级立项教育科研课题5项(结题4项),开设省市级专题讲座15场,坚持参加省市级等多类专业、专项培训,为教师专业发展和校长管理水平提升作出表率。

教育思想理念新——至美教育

“学校生源薄弱,部分学生产生挫败感,教师有了职业倦怠,学校发展遇到了瓶颈”,一系列的现实问题不断引发王恩奇在实践中思考。他在铜盘中学任职期间,就依据校情生情,形成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简称:“美美”)的人本办学理念。

王恩奇解释,“各美其美”,主要是承认学校、教师、学生各有自己美好的地方,都要有足够的自尊、自信,自主展现自己的优势;“美人之美”,则指向学校中的各个主体,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能发现他人身上的闪光点,倾听、理解、尊重别人的意见,欣赏别人的优点。这些对于不甘平庸的学校和师生来说,是何等的重要!

2018年,王恩奇带着“美美”的办学理念,来到福州第十一中学担任校长。正值名校长培养工程期间,当再次面临迥然不同的校情、生情、师情,王恩奇深刻思考了学校存在的每个问题,进一步明确形成了以关注人、关注主体(师、生、校)的差异性(个性)发展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理念为内涵的至美教育办学思想。

王恩奇表示,师生校多元发展的至美办学思想与“美美”的办学理念是一脉相承的。所谓“至”,即师、生、校三个主体按照规律去塑造和发扬、去欣赏和尊重、去包容和理解、去追求和实现;所谓“美”,即三个主体的个性独立、特长发挥、潜能激发、素养完备、品格优良、志向远大。可以说,“至美”是一个历程,更好地促进每个人的“本质力量”自由发展,追求、达到和实现“美”;“至美”也是一个目标愿景,是师生“求真”“向善”“唯美”的社会实践活动所能达到的最好境界。

在至美办学思想的引领下,学校教育立德树人,当先德后才,是学校教育价值法则和追求。因此,学校重新确立了“进德修业 惟实唯一”校训,一是取自办学之初,福建省同盟会领导人之一的林森为新建校舍题匾“进德修业”,二是从“不惟上、不惟书、只惟实”的精神中提炼“惟实唯一”,传承了十一中的传统文化基因。王校长说,“我一直在努力,责任在肩不敢丝毫懈怠!”

规范办学观念强——立校之本

王恩奇深知,至美教育思想最终要依靠建章立制来践行,这是科学管理学校的重要环节,是“学校何以立之大本”。

学校加强党的建设和对学校工作的领导,建设依法治校、规范办学、民主管理、自主发展的现代学校制度,制定学校《章程》,学校议事决策机制及工作协调运行机制,按党委领导的校长责任制要求落实,落实党委对德育、意识形态工作、思政教育、工会(教代会)和团委的领导。同时,与时俱进地制定了学校《管理制度汇编》,收录职责和制度达300多项,做到学校有管理就有制度、有岗位就有职责,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建章立制”体现了校长以制度规范管理助力内涵建设的思路和决心,夯实了学校发展的基础。

学校《管理制度汇编》编印成册付印后,王校长又有了将相关工作制度化、清单化、流程化的想法。学校开始编印常规工作管理行为准则的使用手册《学校常规工作指南》,手册涉及学校常规管理各等方面内容,规定了每项工作的“标准(内容)”“实施(细则)”和“管理(评价)”等程序,类似教学设计中的“思维导图”,重点突出,简明扼要,具有政策性、导向性和可操作性,这在福州乃至省内中学制度建设中先行一步!

管理改革力度实——实干笃行

作为校长要有胆识,有创新的思维,才有创新的行为,还要实干笃行。2019年福州十一中横屿校区(高中部)兴建,这是一个突破学校“达标晋级”发展瓶颈的契机。王恩奇面对初高中分离办学的“一校两址”管理,开始谋划如何建立合理的组织机构,创建高效运行机制的对策。王校长将此作为省级名校长的“教育创新项目”,树立“一所学校”(初、高中学部)管理理念,下决心解决“一校两址”管理中中层机构重复、管理层级多、管理中心偏高、部门难以协调、一线管理偏弱等问题。撤销学校原“三处两室”,设置党建与行政服务中心、课程与教师发展中心、德育与学生发展中心、信息与保障服务中心等“四大中心”,中心职能向服务转变,增设“初、高中学部”,管理层级调整为校级、学部和年段三级管理模式,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

王恩奇表示,实施“扁平化”管理,年段成为学校重要的管理实体和管理职能部门,既把学生发展作为管理的根本出发点,又促进德育与教学工作有机融合。

德育工作格局大——双轮驱动

学校德育坚持全面育人、全员育人和全程育人,将德育工作融入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王恩奇校长将自己的探索研究付诸实践,即构建德育工作“大格局”。一是“大思政”,加强和改进思政课教学,从优化思政课集备开始,利用完中优势,实行“一个主题”“六个年级”参与,从不同学段角度切入主题,注意学段知识的有机衔接;同时明确学科德育目标要求,实施“课程思政”,切实“寓德于教”,培养核心素养。二是“大德育”,充分发掘家庭、社区和社会育人资源,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育人机制基础上,率先配合社区成立“兼合式”党支部,牵头组织“倾情育·连心桥”家校社网育人共同体,参与于山片区大中小幼思政德育共同体的研究活动,把德育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打通学校、家庭、社区协同教育的“最后一公里”。

特色办学亮点多——相长共生

“多措并举,才能确保学校特色发展建设规划落地生根”,王恩奇校长认为特色办学必须基于学校近百年厚重文化积淀与至美办学思想、“美美”办学理念,其思想内核就是在教育过程中促进学生对生命意义及价值的探索,将“体验式生命教育”定位于学校办学特色。近几年,办学特色建设在文化传承、项目带动、课题引领、课程建设、培养模式、运行机制和条件保障方面“多措并举”。

学校承接中国红十字“体验式生命教育”项目,在省市红十字会具体指导下,培养义务救护员,培训应急危机和心脏复苏等应急知识技能,开展敬老、慈善、助学和法治等活动,系统传授生存的知识和经验,培养学生生存意识、生存能力和生存态度,树立科学的生命价值观,实现生存教育、生命教育、生活教育合一,促进学生全面而且个性的发展。

学校“拾益”特色课程体系,呈现“结构化课程、个性化学程、模块化实施、自选化清单、走班制授课、学分制管理和综合性评价”的教学管理新形态。其中,校本选修课程结合“体验式生命教育”教学特色,整合为“拾益启航”“人文与自然”“运动与健康”“韵律与色彩”“技能与实践”五大课程群,每个课程群由若干模块课程组成,分别体现“生命之识”“生命之意”“生命之力”“生命之美”“生命之行”。目前,学校每学期在高一、二年级开设校本选修课25门以上。特别是尝试新生入学教育与校本课程实施结合,开发编印校本(必修)课程《拾益启航》,在高一年级两学期校本课程总课时不变的前提下,调整出35课时,集中在开学第一周开设,是校本课程更适合校情、生情实施的有益尝试,为办学特色创设了载体。

为了尊重差异、分层分类实施教学,学校完善“分层教学和分类教学”“行政班与教学班”相结合的教学管理模式,先期推行“三维五步”课程教学模式,其中“三维”指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后追踪三个维度,“五步”指“预习一上课一复习一作业一总结”五个步骤,使各层次学生都主动学习且获得高于原起点的进步。2020年开始,学校基于前期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成果,提出“基于数据的‘531’体验式精准教学”模式的构建,充分利用信息化环境下教学数据反馈,调整教学策略和重点,重视学生体验,强调教法向学法转变,提高教学精准性和有效性。王恩奇说,课堂教学依托数据分析,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素养,是提质增效的目标,也是办学特色建设的支撑。

学校努力探索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劳育等融合的“四纵六横”模式,“四纵”是指构建纵向四个 “机制”,即夯实德育常规管理机制、形成德育资源的有效整合机制、建立德育渠道拓展机制、完善德育激励评价机制;“六横”指建设网络管理、主题教育、社会实践、文化活动、素质展示和德育课程等六大平台。

王恩奇表示,通过这一德育特色模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我感,感受生命的力度、色彩、内涵与意义,让学生在生命体验中追求“美”、实现“美”,这正是学校办学特色建设的宗旨。

“此次名校长培养工程是一次高层次的培训,形式多样,既有专家讲座、小组共同体等现代教育理论学习,也有跟岗进修、外地名校参观等实践活动,通过三年多的培养,不仅提升了校长的理论素养,也学习了省内外名校的成功做法。”王恩奇表示,“十四五”时期学校制定实施新的五年发展规划,为新一轮发展指明方向。名校长要有办名校的梦想,办优办强福州十一中,创建省“一级达标高中”,塑造初中教育品牌,持续争创省级“文明校园”,这是美好的愿景。名校长这沉甸甸的荣誉是不辱使命、追梦路上继续奋力前行的激情和动力!

(图片由学校提供)

来源:海峡教育报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