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典礼仪是什么(君子成长教育【典策芳泽】《仪礼》是君子养成的教科书)
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君子是中国理想人格的化身,是《周易》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大丈夫,也是《诗经》里“窈窕淑女,寤寐求之”的痴情郎。
道家的终极目标是成神,儒家的终极目标是成圣,但无论成神还是成圣,对于我辈凡夫俗子而言,都未免太过高高在上,可望而不可及。
所幸神圣之下,尚有君子。君子是有血有肉的,君子是可亲可近的。神仙难做,圣贤难当,至少还可以努力成为君子。
孔子圣迹图·学琴师襄若要成为君子,第一先须知礼。子曰:“不知礼,无以立。”因之乎,《仪礼》不可不读。
《仪礼》是君子养成的教科书,举凡君子立身处世的一切学问规矩,《仪礼》莫不巨细靡遗,尽收其中。
《仪礼》之“礼”,是纯正的“周礼”。相传西周初年,周公摄政,制礼作乐,天下咸和。迨及春秋末年,周室微而礼乐废,孔子忧心忡忡,深恐礼乐就此绝传,乃着手编订《仪礼》十七篇。东汉郑玄为之作注,遂为定本。
古代雅乐《仪礼》之“礼”,是典型的“士礼”。士者,上可拜大夫,下可近庶人,非农非工非商,携一卷书,仗三尺剑,能遍干诸侯,历抵卿相。赫赫宗周一代,若失却了士的锋芒,只怕会辉煌不再,黯淡无光。孔子本人即可谓士之楷模,观《论语》里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泱泱君子风范,千载之下,犹觉高山仰止。故孔子编订《仪礼》,当然以他自身的体验为主。
惟其如此,《仪礼》才会被后世之士奉为圭皋,与其说是在追古怀远,勿宁说是在追孔怀师。遥想当初那个俎豆嬉戏的少年,可曾料到日后他将为此践行终生?读《仪礼》,便如循着夫子的足迹,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矣!
夫子之于群经,面目各有不同,在《周易》中是超脱,在《尚书》中深沉,在《诗经》中是浪漫,在《春秋》中是忧愤,在《论语》中是随和,而在《仪礼》中则是一派庄重,言必正,行必端,举必有度,动必合宜。
难怪《仪礼》这般烦密琐碎,烦密得近乎苛刻,琐碎得近乎絮聒,直如一幅细入毫巅的工笔长卷,将人由生至死的诸多场景徐徐展开,次第呈现。身在其间,衣不能乱穿,席不能乱坐,琴不能乱弹,酒不能乱喝,名不能乱唤,话不能乱说,真正折磨煞人也!但若非经得起此般折磨,又怎能玉琢成器?
孔子与颜回《仪礼》看似繁文缛节,实则举起大端,亦不过冠昏丧祭乡射朝聘八者而已。
冠者,成年也。
廿载成人,告庙筮期。加冠命字,尝脯赐醴。
昏者,合婚也。
托雁寄意,伐柯问名。发结白首,人约黄昏。
丧者,亡亲也。
恸哭招衣,魂兮归来。五服吊孝,九族举哀。
祭者,敬祖也。
鼎俎有牲,笾豆有黍。牲献祖祢,黍迎尸祝。
乡者,宴宾也。
玄酒在壶,举爵称觥。嘉宾在席,鼓瑟吹笙。
射者,选贤也。
悬磬树侯,弓矢斯张。一发中的,百步穿杨。
朝者,面君也。
风卷龙旗,霞生凤楼。天开阊阖,光照冕旒。
聘者,遣使也。
雉门受圭,旃车赴国。郊肄坛壝,庭献璧帛。
上述八礼,始于冠昏之喜,终于丧祭之哀,入于乡射之近,出于朝聘之远,几乎涵盖了人生悲欢离合的方方面面。
其中进退揖让的礼数,更是讲究到极致,即使只不过登门拜访,主客之间也要你辞我谢,谦逊再三,冒昧又冒昧,岂敢复岂敢,直至主人恭敬不如从命,客人才终得如愿以偿。今天看来不免有些迂腐可笑,仿佛到了《镜花缘》里的君子国,但对古人而言,却是绝对严肃认真的,丝毫不能苟且,否则便是失礼。失礼事小,结怨事大。人结怨则生仇,国结怨则生战,执礼者可不慎欤!
(图片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