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育成就每一个人的梦想(教育陪你成长让教育成为人生幸福的源泉)
前段时间,一篇题为《老娘我错做了什么,要陪孩子写作业???》迅速火遍朋友圈。一位妈妈陪儿子写作业,结果累到心梗住院了,然后这位妈妈表示想通了,命重要,作业就顺其自然吧。这样的家长一点都不孤单,同病相怜者比比皆是!我曾经就是其中一位陪娃写作业,陪到怀疑人生的的妈妈。
我的孩子今年四年级,是一位大家眼中“调皮捣蛋的”男孩子,从他进入小学阶段一年级开始,我也就跟着进入了“痛不欲生”的陪读生涯。曾经的母慈子孝,连搂带抱的温馨场景和融洽的亲子关系经常会因为陪写作业而演变成鸡飞狗跳,呜嗷喊叫的暴力场景。
1小时前,作文写了一个题目,1小时过去了,作文本上依旧还是那个题目……;讲了无数遍,写字依然是倒笔画……;你跟他讲不会的题目时,他会打断你,并告诉你,你讲的不对,依然把错误的答案写在作业本上……..;你告诉他,上学前要收拾好自已的书包及文具盒,到了学校,依然是丢三落四……..;每每发生这样的情形,我总是不断在心里告诉自已,对待孩子,要耐心教育,不要随意发火,但是在他前三年的小学生涯中不断犯重复的错误的时候,我所有的理智与耐心也被消磨殆尽,取而代之的是不断的打骂与指责。
尽管我的情绪得以宣泄掉,但是我的孩子却依然没有进步。所有我期许的“让孩子养成学习及生活的各种好习惯”都没有改善,甚至更糟糕,而妈妈本应该是他心目中最亲近,最信赖、最爱他的人,现在在他眼中,逐渐变成了一个面目可憎的大魔王。我不停的反问自已,我自以为对他好的“教育”,他为什么不改变?他为什么不幸福?教育的目的到底什么呢?我开始追溯这个问题。
每个妈妈心目中,都住着一个“别人家的孩子”那个孩子有“标准”他必须是乖巧、懂事、听话、成绩好、习惯好…….未来能上好的小学、考上好的初中、考上好的高中、考上好的大学………,然后你就不自觉的,想把自家的孩子打造成心中的“标准”。按照这种“标准”,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就会陷入了这样的怪圈“我需要他怎么做?”“学校需要他怎么做?”“他应该怎么做?”“他打破了规则,我该如何惩罚他?”“他达到了要求,我该如何奖励他?”久而久之,你把他当成你成就自我价值的工具,你把他当成你想炫耀的资本,你把他当成替你完成未完成梦想的代替品,而你们之间的感情,也早已渐行渐远……..
我的老师郑确教授在一次关于教育话题的演讲中讲过一句话,我至今印象深刻:他说,我们已经走的太远,以至于忘记了当初为什么要出发!这句话给我的震撼特别大。我不断的在反问自已,当初孩子刚出世的时候,我是希望他有怎样的人生?
“拥有创造生活的能力、拥有健康的体魄、拥有健全的人格,拥有幸福的能力”才是我最初对他的期望,为什么在陪伴孩子成长过程中,却不断改变自已的初衷,变得越来越功利了呢?教育应该是让每一个孩子的人生幸福的源泉而不应该是情感的束缚“标准”的打造。
当我回忆起了我教育孩子的初衷时,我的心态也随之改变了。在教育孩子时,我不再愤怒、不再偏执、不再设立心目中好孩子的“标准”、我需要做的是,做好他的灯塔;做好他的指路人;做好他的榜样。为此我做了以下教育孩子方式的改变:悦纳,接受孩子的不完美。这是我尝试改变自已并运用的第一种教育方式。人无完人,又何况是孩子,首先,先接受孩子的不完美以及他的缺点。坏的习惯,不是一日养成,因此也不可能一日去除。其次我需要做的是,帮助他去如何改正,而不是一味的指责。曾经孩子犯错误的时候,我总会说,“你怎么搞的,都多大了,连倒个水都不会?你怎么这么笨呢?你怎么这么不小心呢?”类似的指责会让我与孩子的负面的情绪一同爆发,最终导致孩子很抵触,面对错误,改正起来,也会非常困难。现在,我会说,“倒水应该这样倒,拖地应该这样拖,这个“字”是这样写的,你仔细看好了,你再来一遍,非常棒!你已经比上一次进步多了,继续努力。”然后你会发现,孩子在努力的改变自已,尽管他进步并没有那么大,但是他努力的在做。
培养孩子的自控力,自制力;鼓励孩子的兴趣爱好。是我一直推崇并且是最正确的一种教育方式。我认为自由与规则的结合才是最好的教育。对于孩子来讲,拿捏住,主动性与自制力这两个指标,就基本上可以把握好其人生轨迹。前文所讲,陪作业是很多家的“痛”的原因很多,墨迹、注意力不集中、丢三落四、没有时间观念……..等等类似问题。其实归纳成一个原因,就是孩子缺乏“自控力、自制力”。家长越是代办、越是催促、孩子这方面的能力越差,然后就会出现,写作业时的各种“情况”。我家孩子在三年级以前,生活饮食起居都是奶奶一手操办,学习娱乐都是妈妈一手包办,后来造成孩子的依赖感很强,没有时间观念,因为总是有一个声音在催促他,该起床了、该睡觉了、该吃饭了、该写作业了……..当我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我尝试改变另外一种方式,让孩子自已管理自已的时间。什么时间写作业?什么时间休息?什么时间运动?自已学着把握,而我,只负责提醒他,是否完成了他的计划。现在,他享受自已安排时间的乐趣,尽管打游戏的时间加进去了很多,尽管时间安排的不算太合理,但是他享受他自已私人的空间,不再被人不断打扰。现在学习的主动性变强了,并且玩乐、学习两不误。
鼓励孩子的兴趣爱好,是让他变得更自信。我家孩子喜欢编程,我支持他学习编程,不仅给他报了线上网课,还给他买了很多相关书籍。每次他完成自已的编程项目拿给我看时,他非常有成就感。我常常会赞美他的优点,比如他可以复述一本他喜欢的书,我会说,“当你喜欢一本书的时候,你的记忆力会特别好”他喜欢看科技方面的书籍,并积累了相当多的科技知识,我会说“你在科技方面,博才多学”。我的鼓励,让他拥有自已的“自信心”有很好的自我悦纳,即使学习一点都不好,写字糟糕透了,考试常考80几分,但他依然用乐观的心态去面对,永不放弃自已,总认为自已有一天,可以变成成绩优异的好学生。我一直期待他的“蜕变”,静等花开。
以身作则,管理好自已的情绪,培养孩子的情商。是我尝试改变自已运用的第三种教育方式。我们都知道,当前社会,情商比智商更重要。一个人的成就,20%取决于他的智商,80%取决于他的情商。我一直苦恼,我与孩子爸爸的人际关系都处理的非常好,在生活圈中,我们俩都是拥有“好人缘”的人设。为什么,我的孩子却缺乏这方面的能力呢?我总结的原因是,我常带有“不良情绪”教育孩子的结果。在生活场景中我时不时展现出我的坏情绪,潜移默化中他便学会,我身上的缺点,“以暴制暴”。曾经,我总会因为一些令我不愉快的事情当着孩子的面发火,在家里,我总是盛气凌人,看谁不顺眼,就一顿“抱怨”。在这种环境成长的孩子,就很容易就习得父母的坏脾气,并且非常“自我”那么在学校,自然交不到朋友。学着管理自已的情绪。在面对令我愤怒的事情时,我不再立即表达自已不满,而是先让自已冷静下来,思考解决争执的办法,寻找良好的沟通方式与途径,达到沟通目的。我尝试去除了带有“不良情绪”的教育及沟通以后,我发现,孩子的情绪管理也好了很多。他不再轻易的发火,他愿意倾听我的“为人处世”的道理,并开始尝试多交朋友,还学会了站在别人的角度上考虑问题。所以我认为,以身作则,是最好的榜样学习。先学做“人”,再学做“事”我与我的孩子共勉之。
我做的努力还远远不够,未来在陪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我还需要不断的改进,并与孩子一起成长,一起学习,希望能成为孩子成长旅程中的良师益友。我的改变,让我的孩子受益,我看到了孩子身上的变化,充满快乐、充满自信、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热爱阅读、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尽管他身上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学习也不尽人意,但他从未放弃自已,一直再努力改进,努力前行。我的改变,也让我的家庭受益,家庭中不再有争吵的声音,取而代之的是和谐的欢乐声,这样的家,才应该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港湾。
作为一名家长,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永远不要忘记我们的初衷是让孩子拥有健康的体魄、拥有创造生活的能力、拥有健全的人格以及拥有幸福的能力。教育要有终局思维,这就是所谓的教育最根本的目的,让教育成为人生幸福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