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如何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能力(危机成长教育如何帮助孩子克服成长中的5个危机)

每个阶段的孩子都有对应的需要,也有这个阶段需要解决的危机。

如果解决好了这个危机,孩子可以很好地进入下一阶段,如果解决不好,则会对未来有很大影响。

今天要讲的这些危机,是著名的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提出的,来自于他的人格发展理论,这个理论是发展心理学体系里面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今天我就来解读一下每个孩子在婴儿期、学步期、学前期、儿童期和青少年这早期5个阶段,都会遇到的5个危机:

第一个危机是:信任与不信任的冲突

出现在婴儿期,也就是1岁半之前。

“信任”是指孩子和养育孩子的人之间,形成的安全依恋关系。孩子信任大人,把大人当成一个“安全基地”,有了这个基底,他可以勇敢地去探索周围的世界。

而一旦没有形成安全依恋,就会产生“不信任”的危机,孩子的探索性就会大大地减弱。

提到安全依恋,不得不说一段历史。在上个世纪的美国,有一个著名的行为心理学家叫做华生,他出版了一本书,叫《婴儿与儿童的心理学关怀》。但他的理论却一点都没有体现出关怀,他说:人完全受环境影响,可以不管孩子的精神需要而像机器一样训练孩子。

这个看起来不可思议的理论在当时的美国可是非常风靡,很多人按照华生的指导来养育孩子。比如,“哭声免疫法”就是那个时代的产物。“哭声免疫法”简单地来说,就是按“哭就不抱,不哭才抱”的条件反射的方法来训练孩子。

经过了整整一代人的实践,才发现,严格按着这种方法养育长大的孩子,很多都出现了问题,很多孩子到了成人期会有睡眠障碍,严重的还会精神分裂。

华生本人也是自己教育理论的受害者,经过他严格训练的儿子自杀,女儿多次自杀未遂。而且这种悲剧也延续到第三代,孙辈里也有很多人出了问题。

经过了这样的教训,这种忽视孩子情感需求的做法,才渐渐被更人性化的“亲密育儿”取代。华生也成为了美国人最讨厌的心理学家。

可是,可能是因为信息的滞后,现在很多国内的父母还在使用“哭声免疫法”。也有很多明星曾使用过这种方法,比如演《我的前半生》的马伊琍,就说过后悔曾用“哭声免疫法”训练小爱马,后来母亲的本能发现这种方法不可取,才及时停止了。

那么,怎么培养安全依恋呢?简单来说,在孩子1岁以前尽量固定一个人,或者几个人来照顾,对孩子的需要要及时反馈,尽量无条件满足他的需要。放心,你是不会宠坏一个小婴儿的,你这样做,可以让孩子觉得这个世界是一个好地方,让他的人生拥有一个美好的开端。1岁之后的孩子,才开始考虑慢慢立规矩,比如关于安全方面有危险的要坚定地说“不可以”。但仍然要对孩子感受和需求敏感,重视他们,让孩子觉得自己是安全的,妈妈是值得信任的。

而且这个时期,是培养亲密关系的关键期,父母如果有时间的话,一定要多陪陪孩子,因为错过了这个依恋期,就很难再培养亲密关系。

第二个危机是:自主性与羞怯、怀疑的冲突

出现在学步期,也就是1岁半到3岁间

这个阶段的孩子特别喜欢说“不”!。第一个反抗期出现了,我们通常叫这个时期是terrible two “可怕的两岁”。

我的大女儿莎莎2岁多的时候,如果你帮她把衣服穿上了,不行,脱了自己重新穿;进电梯你按了楼层按键,不行,出去再进来自己重新按;你帮她打好了洗澡水,不行,倒了自己重新打。

其实这就是孩子“自主性”的体现。他觉得自己已经是一个小大人了,可以自己做很多事了。

可是有时候,孩子的能力跟不上理想,当孩子比如没有能完成一些比较难的运动,比如抓球、扔球,就会产生挫败感,对自己产生羞怯与怀疑。

作为父母,要怎样去帮助孩子化解这个时期的危机呢?

首先,孩子可以自己完成的事情,尽量让孩子自己去做。即使这样花更长的时间,但这样能给孩子带来成就感。比如,让孩子做一些他力所能及的事,比如穿衣服、吃饭、倒垃圾、收拾玩具。

第二,父母可以鼓励孩子去完成一些复杂动作,如果动作比较难,把它做分解,分解成一个一个的小步骤,当孩子完成了之后,他的自主性能得到提高。比如扔球,先训练孩子的手部的力量,先能抓握球;然后,再叫孩子扔球,先不要求扔高,只要能扔出去就可以。最后,再慢慢增加难度。每一个步骤都单独花时间训练,结合起来,整体动作就能完成了。

还要提出一点,这个阶段的孩子,一般都会开始进行大小便训练,但如果孩子还没有准备好,而父母又逼迫地太紧,容易让孩子产生内心的矛盾,严重了还会产生强迫症。所以,需要循序渐进地进行,每个孩子的节奏都不一样,不必和别的孩子做比较。

第三个危机叫是:主动与内疚的冲突

出现在学前期,也就是3-6

如果你有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你是不是发现他们特别喜欢问“为什么”,他们可能问天空是什么颜色的?长头发的目的是什么?婴儿是从哪来的?他们还会问我为什么不能和爸爸妈妈结婚?为什么女孩子不能站着小便?

他们的想象力特别丰富,但也是一个磨人又调皮的小家伙,总是有特别多的理由和要求,常常喜欢去挑战父母的底线。

其实孩子是在用自己手和脑袋,去寻找这个世界的的规律,通过这个过程,孩子会形成自我概念,获得“认同感,”包括性别的认同和道德发展认同。他们会开始将父母及社会的标准和价值作为自己的标准和价值。

埃里克森认为,这个阶段非常地重要,这个阶段的“主动性”发展得越好,孩子未来在社会中所取得成就越高。

怎样才能让孩子这个阶段得到更好的发展,能让主动性克服内疚感呢?

关键是让孩子获得自尊,因为自尊的孩子更能够勇敢而积极去探索这个世界,而不是因为内疚而退缩。

的三个来源:

1.被喜欢、支持、称赞。

2.特定的归属感和能力

3.自我与他人的比较以及理想自我之间的关系

所以,这个时候父母如果能足够地支持孩子,对孩子的想象力给予肯定;对孩子需要的东西一定程度上的满足;并且不要拿别人家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比较,孩子的自尊就能够得到很大的发展。

那么,这个时候孩子,如果出现了一些行为上的问题该怎样纠正呢?这个时期又叫做游戏期,游戏就是孩子的语言,孩子从中学习到很多。介绍一本书《游戏力》给大家,这本书是美国的一个心理学博士写的,里面讲了很多非常实用的亲子游戏,孩子的很多烦恼、恐惧、坏习惯其实都可以用游戏的形式化解。以后有机会我可以给大家详细讲解一下这本书。

第四个危机是:勤奋与自卑的冲突

出现在儿童时期,也就是6-12

6-12岁的孩子已经进入了小学,也就是新闻里那个孩子的年纪。这个时候的孩子主要的任务是学习。

如果之前的阶段一直发展得很好,会逐渐变得热情又专心,也就是勤奋的孩子。

但如果家庭没有为孩子的学校生活做好准备,或者孩子先前的阶段没有发展好,他所学到的一切,也得不到父母、同伴、,老师的肯定,那么就很容易让孩子产生自卑感。

如果孩子的勤奋感没有被激发,作为父母我们可以这样做:

第一,自己多鼓励孩子。孩子总有一些学得好的学科,或者总会有考得不错的时候,或者某一次的作业完成得很棒。再不济,也会有做得很好的题目。

用描述性的语言来鼓励孩子,比如:妈妈注意到你做这道题的时候,很认真,演算的过程也很清晰,最后答案也是对的。这道题那么难,妈妈都不会做。你真该为你自己感到骄傲!

如果孩子考了好成绩,千万不要怕孩子自满而去打击孩子,不能孩子考了99分,你还说:“为什么没有考100分?”我知道有的父母是会这样说的。

这时候一定要鼓励,问问孩子“哇,那么高的分数,你是怎么做到的?”

或者肯定孩子的努力,对孩子说,“你考试之前那么努力,书都看了很多遍,这是你应该得到的好成绩!”

第二,争取让老师多鼓励孩子。如果不巧遇到了一个不会鼓励孩子的老师,作为家长,可以和老师多交流,让老师肯定孩子的每一个进步。孩子“感觉好才会做得好”,我们都是做过学生的,老师的肯定绝对是能够激发孩子学习的热情的。

第三,鼓励孩子和优秀的同学交朋友。

这个时候,同伴团体已经成为儿童社会比较、批评和赞赏的信息来源,这时家长的评价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了。所以,父母尽量鼓励孩子和优秀的孩子交朋友,是可以提高孩子学习的积极性的。

如果新闻中小男孩的父母如果平时能够注意到这三点,孩子也许就不会想跳楼了吧。

最后一个危机是,团体同一性与疏离感的冲突

出现在青少年早期,也就是12-18

12-18岁的孩子已经是大孩子了,这是一个探索时期,他们会去问自己——“我是谁?”“我将走向何方?”“生命的意义是什么?”这样的终极问题本来就无解,所以这个时期太容易出现各种问题了。

如果孩子找不到生命终极意义的答案,就很容易在自己认可的团体中寻找意义,孩子希望融入这样的团体,和团体中的成员保持一致。这就是“团体同一性”。如果孩子没有能够融入这样的团体,则会产生“团体疏离感”。

融入团体有很多积极的意义,孩子从团体中可以获得友谊,友谊是这个时期非常重要的社会支持。良好的团体同一感,会提高他们的社交技能,有了良好的社交技能,今后可以更好地融入社会。

但孩子在团体中,不可避免的就会有“同伴压力”,我们今天就谈一谈这个时期的同伴压力。

我们会觉得很多青少年穿着怪异,穿破洞牛仔裤啊,朋克T-SHIRT啊,但看看他们的朋友我们就能明白为什么他们会这么穿。这就叫同伴压力。

我有一个朋友,她初中的时候早恋,是因为他们学校里面几乎每一同学都有男朋友或者女朋友了,如果自己没有,倒成了另类。所以就算她父母再怎么苦口婆心,她也不会改变心意,因为这样会显得自己不能融入集体了。这也叫同伴压力。

我上中学的时候,同学们都非常看重成绩,成绩的高低几乎决定了一个人在班里的地位,所以几乎每个人都会很努力的学习,因为成绩不好就会被瞧不起。这还是叫同伴压力。

所以,在你想了解自己这个阶段的孩子的行为背后的原因时,可以观察一下他身边的朋友、同学在做些什么。有时候,换一个环境,问题也许就可以解决。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