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过程中懂得的某一种道理作文500字(成长教育道理成长过程中,哪些道理让我懂之恨晚)
写这个话题,是看到知乎的一个话题:《成长过程中,哪些道理让人懂之恨晚?》
活了半辈子,总会发现有些道理是父母学校很少教、书本很少提、很少有人谈起,却是自己经历了很多挫折或者困惑才明白,自己总结出来的。这只是我对世界的看法,不一定适合你,只希望对你有启发。
一、行胜于言:以行观,以行止
这四个字立在清华大学礼堂前面的石碑上,每次路过都要盯着看很久。
看起来是句特别说教的话,越活越觉得重要。
首先是律己,我们这些读书读得有点多、想得更多的人,容易在行动上花的时间精力太少。而且喜欢评判别人,也喜欢评判自己。凡事怕做错,可后来才明白,不做错,怎么知道如何做对。过去思考个八九成,才行动一成,现在努力做到行动个八九成,用一成的思考来总结。因为人生本来就不需要那么多思考。除我立志做哲学家,可以天天思考。如果我的目标立足于现实中,比方说成就一件事,获得一个结果。那么我会发现多数想法,不过是扰乱我思想的噪音。我不否认学习和读书的作用,只是当自己行动力非常强的时候,才能从书和理论中获得真正的启发。铺路的工具再好用,坐在那里不动,光看着自己收集的工具开心,路也不会自己生长到远方。很多想得多、读得多的人,最大的毛病就是完美主义,怕错,总想找到最好的工具,找到一个不会错的方案,结果就是自己被工具埋起来,路还没开始修。有什么用什么,不如先一铁锹一铁锹干起来。
其次是看人,一个人说多少不重要,关键看他做了什么。行动比态度重要。行动才能代表一个人的真实态度。
二、目标导向、结果论
首先,是非对错,只有依附于一个根本性目标的时候才能被评判。年轻时候对很多事情的对错很迷惘,后来发现,如果先把目的、和实现目的的路径梳理清楚,利弊对错自然就明白了。很多人活得晕活得累,就是看不清楚目标,一天到晚在争论对错。比方说夫妻关系,我想大部分夫妻结婚的时候,都想要创造一个温暖的家,过上和谐幸福的生活,但之所以发生那么多矛盾,是因为在日常生活中,因为利益、价值观、生活习惯的原因,不仅没有朝着幸福和谐的方向去努力,反而做出来很多破坏和谐幸福的事情,然后把责任推到对方头上,说自己做这些破坏关系的事情是因为对方不对。
有时候事情的道理很简单,目标没有实现,是因为人习惯性地做了很多不符合目标的事情。把每件事情都放在目标上去做判断,自然知道这件事情做得妥当不妥当。
什么叫明白人?就是做每件事情的时候,都对自己的目标很清楚。哪怕我现在就是娱乐,我也知道我在娱乐,我要拿到让自己开心的结果。我在休息,我也明白我在休息,我在发呆,我也明白我在发呆,而且发呆得很开心。凡事活在实现自我主张的主动里。
这里面可能会产生两个误区。第一个误区,就是认为实现目标就容易委曲求全。其实不是,委曲求全往往是在恐惧里发生的,而不是在目标里发生的。如果在目标里,我很清楚我的退让是为了顾全大局,会退让得很坦然,而不会有委屈的感觉。第二个误区,会觉得凡事都在自己的目标里,人会不会过得太自我。其实也不会,如果能够把周围的人和事都包容进来,比方说,把创造和谐关系当做人生目标的一部分,那么我付出,就是一种主动的选择。
其次,对于一个已经自立一段时间的人,他实现的结果,就是他人格特质的投射。我们不用听一个人如何说,他的态度是什么样,想法是什么样,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实际做到了什么,和周围人的关系怎么样,是否成就过自己,是否真的帮到别人,是否能够聚拢有能力的人,是否能够和有能力的人一起成就更多的事情,是否不断改变自己,不断在成长,这些都是他生命不断产生的结果。我们从结果能看出来一个人的优点、缺点、问题和人生的突破点。
面对自己也是这样,人其实特别容易自我欺骗,给自己找借口,找理由。这时候,从自己目标和结果的差距,来会看自己,真实面对自己已经走过的路,自己创造的现实,虽然有时候很痛苦很残酷,但能让自己找到努力的方向,而不是躲在一个舒适区域里自我安慰裹足不前。
所以,对于人生,结果是最重要的镜子,以结果为鉴,来看自己,看别人,看问题。
三、无条件接纳自己
人的恐惧往往来自于不接纳现实,自卑来源于不接纳自己。
前段时间在知乎回答过一个问题《人如何能够更自信》。其实自信并不来源于自己有多好,因为“好”的标准是无止境的,有些可能这辈子就不可能做到。比方说长成一个一米八的大帅哥,我这辈子肯定做不到了。自信首先来源于对自己的认可和接受。现在的自己,就是当下最好的自己。
那么可能有朋友会问,这样是不是自欺欺人?因为我就觉得当下的自己不好啊。问题就在于,老是觉得自己这也不好,那也不好这种状态,并不能给予人前进的动力,反而容易成为负能量的来源和思想负担。两件事情会让人放松和快乐,第一件事情,就是接纳当下的自己,第二件更重要的事情,努力让自己的今天比昨天更好。因为进步而快乐,而不因现状担忧自责。因为担忧和自责不仅没有用,反而会让自己恐惧、沮丧、畏缩、疲劳,甚至生病。
人有一个现实自我和一个理想自我。“理想自我”往往是成长过程中,家长、老师、社会给我们塑造的,本质上那是他们期待我成为的样子,而不见得是我梦想的样子。我们会被灌输那是好的、是对的、是完美的。而我们是有差距的,不完美的,做不到理想的标准是羞耻的。这样人就会产生自卑情绪、自我攻击,一个自己不愿意面对的阴暗面。这是人自卑、焦虑、自我欺骗,也可能是自大、攻击等诸多行为的根源。所以人最重要的是,能够将“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合一。然后把焦点放在现实自我的成长。
的确有很多人用负能量作为动力,在恐惧、不安、自卑和自我苛求中奋斗,但这么做的代价是焦虑、紧张、压抑,甚至健康作为代价。人原本可以放下这些,更快乐地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
我自己解决这个问题最关键的方法是不断去察觉自己的不良情绪,比方说自卑、压抑、焦虑、自责......看看这些情绪别后有哪些“不接纳的自己”在起作用,然后尝试去认可它、接受它。慢慢心静就会越来越平和。
四、从情绪角度和他人沟通
情商就是从情绪角度和他人积极沟通的能力。
我们从小被教育“以德服人”、“以理服人”、“对事不对人”。其实,无论是古典哲学,还是现代心理学,都倾向于承认人本质上是情绪驱动的。为什么很多情况下,明知道对的事情我们不去做?像健身、减肥、戒烟、生活规律......因为我们不愿意这么做,因为想到要去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我们容易产生负面情绪。如果不承认和面对我们的情绪,而天天自责,或者责怪别人,只会加重焦虑和内在的对抗情绪。
在教育孩子方面特别明显。如果孩子对一件事情有兴趣和动力,那么甚至不用大人教,孩子自己也回去想办法做好。如果孩子不喜欢做一件事情,那么即便逼着去做,孩子过后也很容易厌恶和厌烦。其实成人世界也是这样,很多时候我们争论对错的时候,其起因往往是“你做了什么让我不高兴的事”,所以我就要用对错来打击你。但这样往往没有作用,因为很少有人愿意主动承认自己错了接受对方的指责,这种对抗最终的结果往往是不欢而散。所以,当我们企图以:“你应该xx”来驱使别人,实现自己目标的时候,很多时候收到的是对抗。
能够理解别人情绪,调动别人情绪的人,更容易和别人合作,甚至可以用平和的手段化解冲突。拥有更好的亲密关系、人际关系和协作能力。有关这方面我专门写过一篇文章,可以在我的公众号“老简创业茶馆”后台回复“情商”两个字来阅读。
所以,过去我们“对事不对人”,今后也可以从“对人不对事”的视角来看问题。在情绪上顺势而为,如何有能力让自己心平气和,进而有能力让别人心平气和,透过协商来达成共同的目标。 在更高的一个层级上,还可以根据对方的关注点,情绪反应模式,来体会别人的情绪目标和动机。这样针对不同的人,就有可以有不同的,更适合的沟通方式。
五、不用固化的标签看待人和事物
在我们理解清楚一件事情的本质之前,切忌标签化。
“好”、“坏”、“正面”、“负面”、“河南人”、“东北人”、“上海人”、“自私”、“凤凰男”、“天蝎女”......凡事可以当做一个“筐”,把人和事物装进去,简单化的符号,都是标签。标签能够简化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提升反应速度。当我们觉得“蛇”有危险的时候,不必花心思分辨是有毒的没毒的,先跑了再说。
但是过于习惯把事物标签化,是思维懒惰的一种表现。因为标签化以后,有效的信息没有了。就好像音乐没了曲调,只剩下乒乓乒乓的节奏。然后我们根据节奏来判断这个音乐好听不好听,显然不靠谱。
对事物更深度的洞察,往往来自于撕开大家都已经习惯的标签,来看标签别后的东西。比方说,大家都说“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说湖北人狡猾。这个标签就没有多大意义,因为从个体上看,差异是很大的。但是如果我们研究武汉的码头文化,上海的码头文化,重庆的码头文化,根据各自历史背景来看现代人的价值观和做事习惯,就是很有意思的一个事情。
人是复杂的,比方我们说某人“自私”,其实只是我们排斥一个人的借口而已。人人都自私。经常看到一个付出的人,做了个自私的事情,也会看到一个自私的人,做了一个很付出很有爱的事情。看到一个人做事背后的动机,从多维度观察一个人,比贴标签有意思,随着这种观察的深入,自己对人的洞察力也会增强。会更善于跟各种人相处。
比方说非洲的豹子,在普通人眼里是凶猛无比的危险动物,但对常年生活在野外的野生动物学家,就没有那么可怕,因为野生动物学家更了解豹子的习性,更懂得如何跟这些动物相处。所以,贴上“猛兽”的标签并没有错,但同时意味着,你还是不够了解它,或者没时间、不愿意了解。
再比方说,前几天在知乎和一位朋友讨论品牌附加值。我觉得“品牌附加值”就是一个无用的、过时的标签,要想了解消费者选择和品牌的意义,就必须忘掉“品牌附加值”这个过于粗糙的标签。消费者对于商品的选择由非常多的因素决定,甚至商品定价的高低也由很多因素决定,绝非一个“品牌附加值”那么简单。比方说,酒吧楼下的便利店,可乐卖三块五,酒吧里卖三十五,很少有人在便利店喝够了可乐,再去酒吧对吧?那么这价格差异是“品牌附加值”么?再比方,同样的耐克鞋,工厂店多数都只卖两三百,而潮款要卖一千多,究竟哪个品牌附加值高?如果耐克有高品牌附加值,为什么不所有的都卖八百以上?地铁门口的煎饼果子卖五块,早年黄太吉卖十五也是很多人买的,这个是黄太吉的品牌附加值高么?如果仔细思考这个问题,会发现当我们试图用“品牌附加值”去解释很多定价差异的时候,根本无从下手。从粗略里说,消费者接受一个商品的定价至少包括商品本身的价值、符合自我定位赋予的溢价、社会认可的溢价、场景溢价......有时候我们不需要把事情搞这么复杂,只要占在消费者角度,仔细去观察他选择商品所有的内在动机,就会有答案。但这个答案可能会比较复杂,需要很多的思考来归纳总结,最后做出来一个相对简单清晰的模型,但远非一个“品牌附加值”能解释。
比较好的方法,就是尽量少贴带有价值评判的标签,所有标签,既可以贴上,也可以拿掉,也可以换成别的标签,保持思维的弹性和灵活性。
六、开放,包容冲突的思想
我一个朋友刘爽曾经说过,一个人成熟的标志,是看思维里能不能包容互相冲突的想法。
如何能包容互相冲突的想法?就是能去掉简单的对错观,站在不同角度,不同立场去考虑问题,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其实我们这个世界上本来就没有绝对的对错,没有绝对的正义,也没有绝对的公平。这些都要看站在谁的立场。我们有能力站在不同立场去考虑问题,就增加了我们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力,增加了包容度和弹性。
我并不认为人不需要底线和原则,只是底线和原则不宜过多,如果过多,就会变成行为的枷锁和思想的牢笼。这个世界上复杂的规则和价值观,其实都没什么对错,不过是为复杂社会的复杂利益服务而已。这个世界只有爱和慈悲是我们值得坚守的东西。进一步就是拿到自己想要的,尽量不损害别人的,以及对自然保持尊重和敬畏。
七、多关注成功,而不是失败
有件事情我其实没有搞懂,为什么我们这个社会会有这么多的批判者和评判者,天天要去预言失败、分析失败,甚至连我自己早期的时候也迷恋其中。直到有一天,我在一个成长课程里面做练习,一个助教提醒为:简江,你为什么关注了那么多失败的事情?
我一想,是啊,关注失败会帮助我们成功么?后来我反省了一下,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去关注失败案例。有句话叫做“从失败中学习”,是指应该从自己的失败中吸取教训,改变行为模式,而不是从被人的失败中学习。我们只需要学习成功案例。因为所有的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一定蕴含着无数的试错。如果说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我们从成功案例中学习失败教训就够了,因为成功案例,包含了从失败到成功的完整路径。而最终还是失败的路径,基本没有任何参考价值,逃避失败并不能引向成功,反而会误入歧途。
2013年我和天下网商的主编杨钦聊天的时候,曾经说过,其实我更关注“寻找奇葩”,因为在当下的创业环境下,多数创业公司都会失败,这个没有什么例外。几乎任何市场都是红海,流量、人力、费用都很贵。所以分析企业面临的困境,从创业者角度没有特别多的价值。反而那些在困境中,能够快速崛起的新公司、新模式、新玩法,是最值得关注的。这就是“奇葩”,用现在流行的话说是“新物种”。
任何一点点的成功,与众不同的成功案例,阶段性的成功,都值得拿放大镜去分析,哪儿有时间去研究失败。
八、和能够帮助你成长的人在一起
这看起来是句废话,其实不然。很多能力很强、很有付出精神的人,往往会有一种“拯救别人”的欲望,正是因为这种欲望,他们更多时候,会不自觉地选择需要自己拯救的人,而不是能够让自己更好成长的人,因为后者看起来并不需要他们那么多的帮助。
放到一个更大的格局里,首先我们需要和能让自己成长的人在一起,进一步我们需要跟一起成就我们想要结果的人在一起,而不仅仅是需要我们的人。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这个问题,但我有,我身边的很多朋友也有。所以自己反省一下就可以。
九、爱和慈悲
爱,是指对这个世界广泛接纳,愿意把更多的正能量传递给世界,并且尽可能不给世界带来负能量,给别人带来麻烦和痛苦。爱也包括爱自己,我并不主张牺牲自己来爱世界,因为自己也是世界的一部分。首先自己要懂得爱自己,才更有能力爱世界。
慈悲,是明白“众生皆苦”。即便是自私甚至邪恶的人,我们也可能看到他们的“苦”。以前曾经听过一句话,大多数的痛苦,都是因为爱被阻滞了。所谓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慈悲不是去怜悯别人,怜悯背后其实是有一个我执。慈悲是能把世界当成自己,包括世界阴暗的一面。始终如一用阳光的心态去面对世界,包括黑暗。我们并不是要纵容黑暗,必要的时候还要和黑暗做斗争。但我们明白这黑暗,也是因为阳光不够,而不是因为黑暗本身。如果我们有能量,可以给这个世界更多的光。当然,必须先保护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