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开始理解英文(贬低成长教育当我们开始理解“以爱驱动”的成长教育)

是那些被爱驱动的时刻让我们想与一件事情携手一生。

“沈是,你是不是猪?怎么这都拉不好。”

小学三年级时,我一脸懵逼地因为父母工作调动的原因从广州转学到深圳。离家最近的一所小学是一所以艺术为特长的学校,所有学生下午4点必须上一节才艺课,于是每天一到四点,各种吹拉弹唱之声从小小的房间里传开来。父母本来想让我上小提琴,但那个班的人实在太多,进去连坐的地方都没有。于是我在完全不知道大提琴是什么的情况下,被顺手送到了大提琴班。

我的老师是一位年届七十的退休老爷爷,他个子很高却严重驼背,手指已经弯曲变形得摸不了最正确的把位,他颤颤巍巍,看起来慈祥,实际上却有着令人胆寒的暴躁脾气,吼起来隔壁两个房间都会骤然安静。

直到我工作之后,听到了PUA这个新词汇,我才理解当时那位老师的做法——他会在每个学生刚入班的时候,当着所有学生的面表扬这个新学生多么有天赋,然后选择剩下5个学生中的1-2个不停地骂,让剩下3个学生几乎被无视。当这位新学生从他那里买了琴之后,他就把这个新学生放到“无视组”,然后“无视组”的学生,变成了那两个被疯狂骂的学生,直到毕业,或者自尊心实在被打击得不行而转到别的兴趣班里。

年少如我,每次上他的课手都会颤抖,但一群7-12岁的孩子,不知道在哪和怎么维权,每一次反驳都会带来更让人痛苦的痛骂。每次学校领导经过,他都会一反常态把我们都表扬一番,领导一走,脸马上沉下来。我们都绝望地认为,没有人会在一位如此有威严的老师面前,相信一个孩子的话。

我当时上那个老师的课的唯一动力,是我小学的时候的最好的朋友也在那节课上,我们一起被骂,一起翘课去游泳,一起吐槽这位老师。在毕业以后,一起永远地把这位老师从人生中删除。

上初中以后,我试图再去继续学习大提琴,却发现我的每一位老师,都在试图向我卖琴。在那个没有顾客意识和服务闭环的年代,稚嫩心灵不停地遭受初期的热情和逐渐冷漠的态度侵袭。学习这门乐器,让我能够好好听弦乐——但也让我一想到拉琴就恐惧。我在大学再去上大提琴课时,进入教室前,那种恐惧还是会袭来。所以在北京留下后,我不想把那把大提琴带来北京,而是选择买了架钢琴从头学习。

我的文学启蒙,全都是各种报刊亭的杂志带来的——性启蒙来自《故事会》(那个时候的《故事会》尺度真大呀!),对男女情爱之事的启蒙来自外婆家的《知音》,对自然之美的启蒙来自《国家地理杂志》,关于人性的启蒙来自《读者》。我最爱的还是爱情小说。有一套叫《新蕾STORY100》的杂志,我从小学3年级一直买到6年级。我还是漫画的疯狂爱好者,现在深圳的家里还有50多册柯南、台湾漫画家River的123系列,全套的敖幼祥漫画。校门口的报刊亭的女主人,每天早上都会开心地迎着我这个财神。

我非常感激我父母的是,他们不管我读什么。父亲自己有几千本书,但他不逼我去读其中任何一本。我周末找朋友一起去书城坐一天,他们也不管我买回来什么。

我长大了之后才知道,读书和其它事情一样,是需要进阶和启蒙的。从漫画读起,从杂志读起,都是很好的建立对书本的喜爱和信任的方式——逼迫孩子去读连大人都读不懂的四大名著,甚至是过于写实而缺乏故事性的《昆虫记》,会让孩子困惑不解——这件事这么痛苦,我做它的意义是什么?很多人此生都没有爱上过书,是因为他们没有从最吸引自己的书开始看。而我从小都有充分的自由去看我爱看的书,所以直到今天,我还是很爱书。

我们行为来自两种情感的驱动:爱,或者怕。

批评、训诫、贬低、羞辱、惩罚,带来的是怕。怕的结果,是顺从地完成规定动作,然后有规定动作之下那一点点小小的进步,也是一离开当下环境便不再有兴趣和动力去继续的逃离之心。

而爱——也只有爱,能让我们做一件事情甘之如饴。在过程中感受到探索,鼓舞,勇气,成长的喜悦。在自己一个人去走漫长人生路的时候,还能再去拾起、感受、感谢它。

现在我业余时间会去做的事,全都是我曾被爱鼓励去做的事。爱写作,是因为我爱读书而获得了很多写作上的正反馈;爱游泳,是因为那是我小学时期翘课去做的最开心的事情,每次减肥都可以依赖的有效手段;开始学钢琴,是因为虽然小时候因为家里条件有限没有学过,但我因为学习弦乐有了很好的听音识谱能力,自己没事就在一台电子琴上摆弄。而那些因为恐惧而做的事情——学奥数,上大提琴课,上理科补习班,为了拉高GPA而去上自己不感兴趣却简单的课——回过头来都是我翻篇以后再也不愿意去想的东西。

做了妈妈,看了几十本育儿书后,再去回想我的童年,我才明白,其实精养还是放养,差别没有那么大,最重要的是有没有足够多的机会去体验因为爱而做某件事情的感觉。

奥运会,冬奥会有很多英雄的成长故事,我在这些故事里看到了一种令人欣喜的心态的转变——那些苦哈哈的被父母老师强迫送到体校训练的故事少了些,有越来越多的故事,是关于孩子如何在父母提供的环境下,找到了自己有激情的事情。父母相信孩子们会自己找到,所以让他们尝试,在孩子爱的事情上,成为他们最好的“脚手架”。所以那些孩子成为了全世界最幸福的人:他们真的在做自己很喜欢、很喜欢的事情呀。

祝福越来越多的人,能够成为被爱驱动,也可以学会以爱驱动自己和他人的人。

我开通了一个知识星球,分享我的读书、工作和生活中的感悟,也欢迎大家在星球中分享感悟。大家可以通过知识星球向我提问。如果你在北京且我觉得你很有趣,我可能会请你吃饭。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