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多买书的好处(成长教育 剧照这类书老师建议家长一定要买给娃读,我却纠结它暗黑又教条)
原创 千寻麻麻 东西儿童教育
大家好,我是千妈。
如果你家有小学生,有一类书肯定熟悉。
大概二年级,老师就会建议家长给娃购买。
说是建议,其实也是必须的。
像我们学校,娃是要带它去学校滴,语文课上用来做仿写改写的。
如果你家有学龄前的娃,也免不了跟这类书混个面熟。
因为即使你不买,它也会因为常年占据童书区显眼位置而时不时闯入你的视线里。
它就是寓言书。
不知道你们给娃买寓言书时有没纠结过~
之前就有家长投诉《伊索寓言》,说是书里有个故事,讲螃蟹弄死了坏心肠的蛇朋友,给娃留下极大的心理阴影。
自己在通读《伊索寓言》后,发现类似的“暗黑故事”简直不要太多,要求出版社全面下架。
▲图源:网络
我闺蜜也纠结过,她纠结的不是“暗黑”,是“教条”。
“你看,亡羊补牢也好,井底之蛙也好,这些故事到最后都是为了给娃传递个道理,且不说这些人生道理娃能不能懂,就说这种形式本身吧,是不是有点教条主义?”
我觉得不管怎么说,有争议有纠结都是好事。
说明咱们家长进步了,毕竟认知提升的首要表现就是质疑嘛。
那么:
有争议的寓言书,为啥学校要求必读?
它究竟对娃的成长有没有好处?
家长又该如何给娃挑选寓言书?
今天就来分享一些我的心得感受~
01
为啥读寓言?
实际点说, 是为作文打底
为啥学校都会要求小学生读寓言呢?
我带着好奇,采访了做语文老师的朋友。
她的回答很实际:
你们家长就是想得多~
让娃读寓言,简单点说是为作文打底。
来来,让我从专业角度给你解读下~
▲图源:网络
寓言作为形象与寓意相结合的文学体裁,它有两个肉眼可见的特点:
寓言特点一:
篇幅短,但结构严谨。
别看千字不到,开头过程结尾都全,是叙事文学作品中最简短精炼滴。
这不就是典型的小学生作文范本嘛~
刚开始娃们写作文,你也知道,300字标配。
再长搞不定,搞定也多是口水话充数。
能做到像寓言故事一样,结构齐全,结尾还有个总结提炼出的道理,就很不错啦!
说到这里,我也想多唠叨一句。
现在一些年轻父母,觉得娃写作文,就是要自由发挥,对老师要求的结构和结尾“上价值”很不感冒。
我带了快十年班,真实感受是,大多数普娃都没到自由发挥的境地。
除非你家娃对文字敏感有天赋,否则还是建议从基本功开始。
结构熟了,能信手拈来上价值了,再“放飞自我”也不迟。
▲图源:网络
寓言特点二:
语言精炼,表现手法丰富。
寓言一般都蕴含哲理,想在很短的故事里把哲理揭示出来,这就要求语言必须精炼概括,极富表现力。
所以你看寓言故事,表现手法都是特别丰富的。
象征、夸张、拟人...无所不用之极,既增添了文学色彩,又使故事情节更具趣味性。
作家严文井也说过:
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得多的东西。
娃认真读读,不说哲理,写作技巧肯定是能取到的。
最后打个总结吧:
寓言篇幅短小但结构严谨,语言精炼且表现手法丰富,实为小学生练习写作之上佳选择。(其它文体没这么好使)
所以,我不但建议家长买给娃多读,还会要求娃带学校来做仿写,练习创编寓言。
02
暗黑教条系?
“搬”完老师的大实话,我再结合自己的陪读经历,掰掰爸妈们纠结的暗黑和教条~
先说暗黑吧。
我完全理解家长作为守护者,面对娃即将踏入复杂世界时的不安。
但真实世界就是有光明也有黑暗。
寓言把这世界的参差包裹在故事里,已经很温和。
若用“伟光正”做标准,这世上估计一半以上的文学作品都有问题,首当其冲就是“四大名著”。
《红楼梦》,宣扬消极遁世,用今天的流行语说就是“躺平”。
《水浒传》,酗酒杀人、画面血腥,也是够“暗黑”。
《西游记》,悟空叛逆,八戒好色,妖怪还分等级。
《三国演义》,勾心斗角、各怀“鬼胎”。
再拓展下,《丑小鸭》有霸凌,《汤姆索亚历险记》鼓励娃调皮捣蛋,高尔基《童年》有家暴...
请问娃还能看点啥?
我想,教育并不是用家长视角缩小孩子的世界,毕竟世界不会因为大人的掩盖而失去任何一个部分。
对我来说,我会选择在适当年龄,给千寻读一些揭露人性的寓言。
希望她不只能感受童话优美的意境,也能从寓言中认知真实的生活---有残酷,亦有温暖,有黑暗,但更多的是光明。
▲图源:网络
再说说教条。
如果你从寓言里嗅到了“教条味”,没毛病。
因为,“讲道理”本就是寓言的特质。^v^
寓言和童话,区别就在于:
童话是故事即目的,寓言是道理即根本。
故事本身都不重要,它是方便读者“得鱼忘筌、得意忘言”滴。
那是不是对娃不好呢?
我觉得要辩证来看。
平时咱们说不要给娃讲太多道理,不是说“道理”错了。
“道理”作为人类思想情感和基本善恶观的总结,要是没有,文明都该传承不下去了。
错的是讲道理的方式,太硬或太尬,娃才接受不了。
寓言多是用机智幽默的小故事,来阐述一个道理,这种方式恰恰是孩子喜闻乐见的。
比如我们读《沼泽雉鸡》,千寻就很有感,这个故事来自《给孩子的诸子百家寓言》。
▲《沼泽雉鸡》
雉鸡生活在沼泽里,每天四处寻找食物充饥,还要躲避天敌侵扰,但这让它强健又警惕。
雉鸡羽毛润泽艳丽,引起了人类的兴趣。
▲《沼泽雉鸡》
一天,雉鸡被人类设套抓了起来。
虽过上了温饱不愁的日子,却开始变得病怏怏的。
人类没办法,只好放掉雉鸡。
▲《沼泽雉鸡》
重回沼泽的雉鸡立刻恢复了生机。
读完故事,千寻若有所思感叹道:
“被喂养虽然舒服,但也失去了自由的乐趣,看来什么事都是有得有失。”
我们便顺势聊了聊,生活中还有哪些得失参半的事,收获颇丰。
▲其它妈妈陪孩子读寓言的感受
你看,道理讲得好,娃听进去了,便是思考的启蒙。
难怪有人说,寓言就是孩子人生的第一本哲学书。
但也不是每则寓言,都有完整有力的逻辑说服读者。
比如,钱钟书就觉得《伊索寓言》里“有好多浅薄的见解”。
以“蚂蚁和促织的故事”为例,蟋蟀向蚂蚁借粮,蚂蚁说:“在夏天唱歌作乐的是你,到现在挨饿,活该!”
这种带着奚落口吻的审判式结论,让人觉得有问题。
▲《伊索寓言》
但你换个角度想,这不正是锻炼娃独立思考和表达自己主张的好机会嘛。“如果觉得有问题,不妨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说起来,小学课本的《亡羊补牢》、《南辕北辙》、《井底之蛙》…都曾出现在我和千寻的“思辨游戏”里。
03
我是怎么给娃选寓言书
最后聊聊我给千寻选寓言书的经验。
寓言书里,最经典就是《伊索寓言》,《拉封丹寓言》和《克雷洛夫寓言》。
老师推荐也多是这几种。
其中,《伊索寓言》是西方寓言的始祖。
两千多年来,在欧洲文学发展史上产生过极其深远的影响,也因此成为后世寓言创作的蓝本。
拉封丹和克雷洛夫的很多内容,比如我们熟悉的《龟兔赛跑》、《狐狸和葡萄》,就是在伊索基础上艺术加工而成。
这三种寓言书,我买过许多版本。
发现孩子最喜欢,我自己也最满意的,都是精选改编版。
比如“伊索寓言”,和千寻读最多是这本《我爱读经典:伊索寓言50篇》。
适读年龄:3~6岁亲子共读、7~10岁自主阅读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社
(图源:当当)
作者横田清是日本很出名的童书编辑和作家,大概是对儿童的了解,他精选出这50篇寓言都非常适合孩子阅读。
再搭配版画家饭冈千江子的图,整体很绘本感,减弱了寓言的晦涩。
▲《我爱读经典:伊索寓言50篇》
“拉封丹寓言”,我十分推荐《新拉封丹寓言:55个现代动物故事》。
适读年龄:4~6岁亲子共读、7~10岁自主阅读
出版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图源:当当)
有妈妈可能不熟悉拉封丹,我多啰嗦几句。
拉封丹又被誉为“法国的荷马”,在法国基本是有书架的地方,就有拉封丹寓言。
这本书是对拉封丹传统寓言故事的全新演绎。
作者帕斯卡·图拉德很了不起,在400年前的土壤中,培育出了新树木。
▲《新拉封丹寓言》
崭新的形式和故事,既保留经典的原汁原味,又更加契合现代孩子的生活实际,我和千寻经常用它天马行空讨论。
另外,埃德里安娜·巴尔曼的配图也超棒,艺术氛围感浓浓~
▲《新拉封丹寓言》
“克雷洛夫寓言”,我选的是果麦版本。
适读年龄:3~6岁亲子共读、7~10岁自主阅读
出版社:云南人民出版社
(图源:当当)
克雷洛夫和伊索、拉封丹并称世界三大寓言。
它的特点是幽默中带点讽刺,读起来就像在看喜剧。
果麦这个版本我觉得很妙,是因为它真的很懂克雷洛夫。
特意找了中央戏剧学院老师童宁来翻译,高度还原原作的戏剧感。
如果你给娃选寓言书,这三大经典基本是必买了。
但市面上版本多且杂,我想这些筛选经验,应该能帮大家避开弯路。
EASTWEST
不知道今天文章,是否让你在给娃挑寓言书时少了些纠结呢?
寓言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学体裁,从民间沉淀了很多智慧。
它辛辣,讽刺,鲜活,极富表现力。
希望这样的魅力,能让更多孩子感受到。
最近人教版“毒教材”事件,想必大家都知道了,我看了那些插图,想想我们的孩子已经用了十年这样的教材,也是心累到无力吐槽。
好在教育部已回应立即整改,希望2022年秋季新学期,孩子们就能拿到崭新的教材。
其实除了教材,童书市场也一直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之前我也专门分享过《那些毁人不倦的书,你还在买给孩子看吗》
除了写文呼吁,我想我们能做的实事,就是为孩子选出真正好的书,把本该有的美和品质,还给孩子们。
我还聊过这些主题书:
什么年龄读什么主题
动物小说怎么选
孩子们呼声超高的动物小说
注音书怎么选
儿童诗
朗读用书
女孩必读儿童文学
男孩必读儿童文学
~关注千妈,好书好电影敞开看~
封面图片:电影《星空》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