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包括哪些(学生成长教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生自主学习是未来学习的主要方向,也是重要形式。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教育的基本任务,也是根本使命。本文,校长会(ID:xiaozhangclub)与你分享四川省阆中市教育局原局长汤勇的最新思考与解读。

教育必须尊重规律,尊重规律的教育应该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教育必须回归本真,回归本真的教育应该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教育必须符合时代要求,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应该重视孩子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教育必须面向未来,面向未来的教育更应该重视孩子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越自信,越乐观,越有优越感。他们既能赢得考试,又能赢得人生;既能拥有分数,又能拥有分数以外能够陪伴一生的宝贵财富。回归教育理性,构筑学生自主学习新样态

第一,看分数,更应看见人。

人是教育的逻辑起点,也是教育的全部,更是教育的第一本性。

当下教育最大的问题就是校长和老师眼中、心中、手中只有分数,完全忽视人的存在。看不见人、没有人的教育,让学校办成了应试工厂,把班级弄成了应试车间,一个个有生命的学生被当成了一台台锻造的机器和待加工的零部件,教育完全异化成只有应试,

应试成了教育的唯一属性,以至于使教育在反人性的路上越走越远。

第二,重成绩,更应重能力。

怀特海说:“当一个人把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忘掉,剩下的就是教育。”

剩下的教育是什么?
那就是学生健全的人格,健康的身体,积极的心态,良好的习惯,全面发展的能力等。在分数之外,这些才是奠基学生一生最为有用的东西。

我们的教育就应该尽可能给学生多“剩下”一些这些有用的东西,让其陪伴孩子未来人生。

既然我们想多“剩下”一些有用的东西,那我们就不得不认真反思今天在学校所做的一切——片面追求分数,一味追求成绩,以分数论英雄,凭成绩定成败,有可能在眼下能够考高分,争第一,在某一天之后,我们的学生在其他方面却可能一无所有,沦为“穷光蛋”,为他们未来人生留下遗憾。

第三,教知识,更应教方法。达尔文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德国莱因兰法尔茨州教育部提出“学生掌握方法比掌握知识更重要”。
新课标提出关注“过程与方法”,就是要求我们的教学要从单纯地知识传授转向关注引导学生掌握合理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所谓“授之鱼,不如授之渔”。

第四,追求优秀,更应追求幸福。

优秀是他人的评价,不是自己说了算。而幸福是自己内心的一种感受,自己的幸福自己可以作主。

我们让学生优秀,更应让学生幸福。
成人比成才重要,成长比成功重要,幸福永远比优秀重要。

我们的学生即或暂时不优秀,这可以,但一定要让他幸福,当下能过一种幸福的学习生活,未来能够拥有一个幸福的人生。要做到这一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必不可少。

第五,对接考试,更应对接生活。

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未来的生活做准备。教育的本质也不是铸造考试机器,而是培养懂生活、会生活、拥有幸福生活能力的合格公民。

当下教育最大的问题,就是去生活化。我们培养的学生有可能善于考试,能够考高分,上名校,却不会生活,不懂生活,生活自理能力很差。教育必须立足生活,依据生活,对接生活,让学生拥有支撑幸福生活的信心与能力。第六,一切教,都是为了不教。

叶圣陶认为:“教是为了不教。”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学生能够独立的学,主动的学。教是手段,不教是目的。

心理学研究表明,
学习有五个层次,愿学、乐学、好学、勤学,还有就是独立学习、自主学习

学习永远是学生自己的事,教育者应学会放手,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妈妈不放手,孩子长不大。老师不放手,学生永远学不会学习,永远依赖老师的“教”。

 “不教”学生怎么办?学生自主学、自主习。叶圣陶先生曾打了一个比喻,
教学生自主学习,犹如父母教幼儿学走路,开始搀扶,逐渐帮扶,最后脱手。第七,最好的成长,都是自主成长。

正如谁也不能代替种子、禾苗生长一样,谁也不能代替学生成长。

成长永远是学生自己的事,教师只是帮助、陪伴、呵护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他人”。
教师不能代替,不能拔苗助长,也不能越俎代庖。

变革传统课堂,探索学生自主学习优策略

第一,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主阵地。“双减”让教育回归学校,回归课堂。“立德树人,五育并举,寓教于乐,教学相长”,关键在课堂。我以为,当下教育上的所有问题,诸如学生学不会的问题,学生丧失学习兴趣的问题,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能力的问题等等,完全都可以通过课堂来解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应该从课堂抓起,自始至终抓住课堂这个“牛鼻子”。第二,彻底改变“师主”“满堂灌”的课堂教学机制。

传统的课堂都是教师统治课堂,主宰课堂,把学生当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对学生是生硬灌输,管他水土服不服,接受不接受。学生连自主学习的环境和机会都没有,哪还有自主学习能力可言?

变革传统课堂, 就应变教室为学室,变讲堂为学堂,变教师为教练,坚持以生为本,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这样的课堂里,不是划上一个个句号,而是开启一个个问号;不是看老师讲的精彩,而是看学生学的精彩。

第三,在教学设计中必须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出时间与空间。

美国教育学家彼得克来恩说:“学习的三大要素是接触、综合分析、实际参与。”参与是学生要实现主动发展最基本的保证条件,也是高效率课堂教学的前提。

有效的课堂一定是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充分,空间保证,参与率高、参与度深、参与面广。第四,在课堂教学中精心组织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活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是学生自主进行知识构建,体悟科学方法,而不是单纯记忆、复制知识的过程。学生的自主学习,集中体现在学生个体有明确的目标意识,能自觉地确定学习目标,能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能自我调控学习过程,能自主评价、反思自己的学习结果。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预习、合作学习、讨论学习、探究学习、设问答疑学习,这些都不失为自主学习好方法。

值得一提的是,陶行知先生的“小先生制”,更是一种有效的自主学习方式。

学生一边当“学生”,一边当“先生”,以教人者教己,即知即传,即学即教。

这种“小先生制”,从本质上讲, 就是承认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形式上讲,就是创造合适的情景任务让学生去参与;从方法上讲,就是要把教学的主要媒介——口头语言表达的机会让给学生,让学生多动口交流;从目的上讲,就是要让学生主动学习,

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师者亦生,生者亦师,教者亦学,学者亦教”。教师教学生的过程,既当先生又当学生;学生受教育的过程,既当学生又当先生。角色相互转换,随时互换,给学生尽量多的做先生的机会,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更富主动性、积极性。

多措并举施策,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浓兴趣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的一段话最能深入浅出地道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承担的任务:“教师的工作不是教给学生什么,而是努力构建学生的知识结构,并用种种方法刺激学生的欲望。”

保持对学习的渴望,保持好奇心、求知欲,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是教的职责之所在。

第一,丰富社团活动,让学生爱上学校与学习。

没有活动,就没有教育。没有丰富多彩的活动,学生很难爱上学校与学习,自主学习更是一句空话。

一些学生之所以厌倦学习,厌恶学校,是因为他在学校缺乏自信,抬不起头,也没有伙伴、玩伴、学伴、同伴。而在一个学校,如若开设有丰富多彩的社团,
学生们能够选择并参与到他们喜欢的活动中,他们就会依恋学校,爱上学习,

而且会变得活泼开朗,阳光自信。一个连学习都不喜欢的学生,何言自主学习?

第二,研发特色课程,让学生生命都能有枝可依。课程是教育的有效载体和抓手,
没有特色课程,就没有个性化的教育。超市和自助餐,为什么大家喜欢?因为富有选择性,把选择权给了顾客。当下新课程改革,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我们就应该依据国家教材,研发一些学生们喜欢的校本课程、班本课程、特色课程、各种微课程,建立课程超市,架构课程自主餐,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个性兴趣选择学习、自主学习。第三,运筹作业设计,为学生自主学习插上翅膀。

学生自主能力,从作业开启;作业管理,则从设计开始。

 “双减”下,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并不是不要作业,不布置作业,而是优化作业设计,
多布置实践性、探究性、游戏类作业,让作业变得有针对性、梯度性、层次性和趣味性。同时,每周尽量安排一天无作业日,节假日尽可能以调查报告、心得体会、项目化学习代替传统书面作业

第四,给予认可赏识,让学生永葆学习热情。人性的优点与弱点,都是需要得到大家的认可与鼓励。
对学生的学习,我们不要吝惜赞美,要多肯定,多鼓励。

要知道,我们每一个赏识的目光、每一个认可的手势、每一个拍肩的动作,每一句鼓励的语言,都是师生情感沟通的催化剂,都将激起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第五,营造良好氛围,让学生自觉融入自主学习。

教师要使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良好的学习心境,充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学生自主学习下的班级文化、校园文化建设必不可少。

文化是最好的教育,最生动的课程,也是积极有效的学习氛围。 当老师不在、制度不在,学生学习依然井然有序进行,一定是文化在起作用。

如果说制度解决的是学生学习能够走多快,那么文化解决的就是学生学习能够走多远。

学生自主学习,
必须从营建自主的校园文化、班级文化开始。第六,改进评价方式,增强学生自主学习信心。

评价是一种导向,一种激励。当下差不多用考试进行单一评价,这种评价属终结评价,让学生看到的只是学习结果。

我以为,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应该少用终结评价,多运用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观察、学生自评、互评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等进行的持续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在一种开放、宽松和非正式,并注重过程的评价,评价结果采用的是描述性评价、等级评价或评分等形式,因而能充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

营建书香校园,涵养学生自主阅读好习惯

第一,疯狂的应试,让校园已失去“书香”。学校本是读书的地方,应该充满着朗朗书声,然而残酷的应试,让读书的殿堂被异化成重复训练,反复刷题,反复考试的名利场,让本该在书海徜徉的孩子错过了最佳的读书季节,在死整蛮缠中湮没了孩子应有的生命光彩和幸福,让本应从广袤的书籍中丰盈自己的老师停止成长,一味死教书,教死书,在躺平中过早产生职业倦怠,让本来有着无限美好的教育走进了死胡同,

只有应试的乌烟滚滚和一路拼杀。

第二,读书是需要一定的氛围的。

氛围就是一种“场”,就像物理中的磁场、重力场,“场”的本身蕴含着动能、能量。

当我们经历春节那些与平日一样的时光,是不是有一种特别的吉祥与喜庆?当我们进入宗教庙宇或殿堂,是不是自然就会感到特别神圣与虔诚?当我们面对清风明月,浩瀚星空,亭台楼榭,溪水潺潺,是不是顿时就会触发诗性与灵感?当我们进入图书馆,看到大家都在用心地读着书,是不是一下就会有读书的愿望与冲动?当我们在世界读书日这一天,看到法国民众拿着莫泊桑、巴尔扎克的著作,靠在他们的墓地静静地读着书,是不是也似乎听到了这些文学巨匠的心跳?感受到了他们脉搏的律动?

这就是“氛围”所带来的不一样的感觉,不一样的力量!

第三,书香校园建设势在必行。

读书是美好的事情,它可以让我们与美好相遇,在这种相遇中打开我们的眼界,拓展我们的视野,坚定我们的教育信念,树立我们的人生信仰,改变我们的气质,温润我们的面貌,净化自己的灵魂,充实我们的精神,延长我们生命的长度,增加我们生命的高度,涵养我们生命的厚度,让我们看清自己,认识自己,明白自己,让自己变成美好的自己。

阅读是一切习惯之母,是总习惯。 学生有了良好的阅读习惯,他的自主学习能力一定很强,

他的其他习惯再差,不可能差到哪个地方去,他的考试分数再低,也不可能低到哪里去。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
让学生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为此,在全国教育工作会上,教育部长掷地有声地“要把读书活动作为一件大事来抓”,教育部等八部委也发文要求,各地各校要围绕提高“书香校园”建设水平,积极创设适宜读书的校园环境;按照学校图书馆、阅览室有关工作规程,丰富图书配备,改善阅读条件,保障学生阅读需要;中小学校要充分利用教室、走廊、校园等空间,设置读书角、放置图书架、开设书报亭,方便学生即时阅读、处处可读。

第四,怎样建设书香校园。利用各种渠道、平台,包括宣传栏、黑板报、手抄报、文化墙、校园标语、校园广播等营造“阅读场”;设立校园、班级“读书日”“阅读节”,赋予阅读以仪式感;在校园各个角落建开放式书架、书壁、书柜、书橱、流动式书车,把书从图书室“请”出来,让书漂流起来,使之成为校园最廉价的资源,让书籍与师生在校园随时相遇;开展读书沙龙、读书论坛、读书征文、读书演讲、读书人物评比等活动,用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推动书香校园建设;一级读给一级看,最好的教育莫过于示范,通过示范引领,榜样带动,引领阅读,带动阅读;构建完整的阅读课程体系,让校园阅读课程化、系统化、持续化、深度化。

这些年,我在全国各地行走,指导了不少学校建设书香校园,一个个书香浓郁的校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些书香校园,为学生们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与培养,给力助力,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信自主学习的力量,自主学习的力量是神奇的力量、创造的力量、伟大的力量,让每个学生都是自己的CEO,通过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成长、自主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最好的自己! 来源 | 汤勇晓语作者 | 汤勇

徐启建:“天地人和”,中国学校改革的核心问题!打造“书香校园”,这些校长拿出了绝活!12年后中小学恐现“招生荒”!学生少3000万,新建学校怎么活?我,“潜入”北京十一学校,被李希贵的改革震撼了 | 深度●  窦桂梅:学校的真正危机,来自内部管理●  形式主义“入侵”校园,严重干扰办学!如何解决?

责编 | 乔依排版 | 乔依

投稿邮箱xiaozhanghui2022@163.com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