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青少年良好的情绪和情感(青少年成长教育如何培养12-18岁的青少年)
人的一生中,生长发育有两次突增高峰。 第一次是胎儿期和出生后的头一年,第二次是青春期。我国青少年从十一二岁开始进入青春发育期,直到十八九岁止,贯穿了小学高年级到整个中学阶段。
一、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
1、提升学习的适应性
在青春期开始逐步适应从被安排到自主学习。
这期间孩子肯定会产生诸多不理解不适应,这就需要成年人去帮助他协助他。
从向老师家长询问如何安排计划,到和孩子一起制定计划,再和孩子一起监督计划的执行,最后孩子自主的完成计划。
2、增加人际的和谐程度
如何去交朋友和维持良好的朋友关系。
3、自我认知与现实感
自我认同感以及知道自己是谁。
4、发展良好的个性
先天的气质:没有好坏之分(四种气质的分别:黏液质、胆汁质等)
后天的个性:埃里克森的个性养成。尽量去养成符合主流社会文化的个性特点,比如勤奋,积极等等。
二、促进自我同一性发展
1、自我同一性的重要性:
根据艾里克森的解释,“自我同一性”首先是指在过去、现在和将来这一时空中,“自己是谁?”,“自己还是原来的 自己”,“自己自身是同一实体的存在”等对自我同一性的主观感觉或意识。
一旦出现同一性整合失调,就会导致自己无法认识自己或确认自我,自我处于一种毫无布局的扩散、弥漫状态,这就被称为“同一性扩散”。
我知道自己是谁,我要做什么,有所取舍。
如果自我同一性整合失调,会感到盲目,混乱,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空心病。想追求却不知道该追求什么。
人的痛苦来源于自身,去改变自己去适应环境,调整自己调整目标。
2、自我同一性发展与家庭教育的关系
在自我同一性获得的过程中,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优势劣势,了解自己发展的目标,如何看待自己的优势劣势,如何看待短时的成功和暂时的失败。
同一性获得
同一性延缓:一直探索,一直变,模糊不清。
同一性早闭:过早确定的自己的目标,认为自己一生就会这样。
同一性扩散:完全不知道在探索什么,甚至不知道在探索。三、促进朋辈交往质量提升
1、同伴关系的重要性
① 同伴关系是发展社会能力的重要背景;
② 同伴关系是满足社交需要、获得社会支持和安全感的重要源泉;
③ 同伴交往经验有利于自我概念和人格的发展。
教育孩子如何与朋辈交流,如何去尊重朋辈,如何去获得朋辈的喜欢,如何能不被朋辈排斥。朋辈交往对青春期的孩子来说非常重要,不只是社会性能力的发展,更是安全感的获得以及有利于自我概念和人格的发展。
2、同伴关系的特点
受欢迎
被拒绝
被忽视,避免让孩子成为被忽视的孩子。只要注重就不会被忽视。3、友谊的发展 罗杰斯(Rogers,1985)对友谊这种亲密性做了三点概括:
① 能够向朋友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内心秘密。
② 对朋友充分信任,确信其"自我表白"将为朋友所尊重,不会被轻易外泄或用以反对自己。
③ 限于被特殊评价的友谊关系中,即限于少数的密友或知己之间。并且每个人都需要。
四、提升自我管理能力
1. 设立合理的目标
目标要适度。
2. 意志力提升
为了达成目标而不断的克服困难。
3. 自我管理能力的发展
学习自我管理的能力,善于管理自己,管理自己的时间分配、欲望、行为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