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学与教的三种模式(珠海和教育成长超市“教与学的村庄”、“森林学校”、“学习超市”,哪一种是你想要的未来学校?)

未来的学校到底会怎么样?

对此我们无法做出准确的预测

但未来就在我们的手上

正如互联网界的那句名言“我们不预测未来,我们创造未来”对于教育空间设计者们来说

亦是如此

预测未来只不过是看到了已经发生的未来而创造未来则需要构想的力量和勇气关于未来一定是从现在出发的今天已经做了什么决定了明天的样子

2021年的校园和整体教育体验与往年略有不同。中小学、学院和大学努力地应对着全球大流行的影响,维护着校园安全稳定,其中很大一部分包括教育空间的物理转型。

今天,学校设计的趋势强调安全和舒适,同时追求创造出更好地培养学生沟通、协作、创造力和领导技能的环境,满足学生不同学习方式的不同需求。

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如何应对未来的变化?

唯有从现在出发,保持主动的应对状态,通过行业同仁的彼此协力,才能在“重塑教育”的路上上实现引领和突破。

2021 DECIGNS「教育无界 设计未来」

2021年9月15-17日,BEED Asia必达亚洲将在苏州举办主题为“教育无界 设计未来”2021 DECIGNS全球教育空间设计者大会,本次大会将从全方位的角度探讨当下全球教育建筑与学习空间的现状,并重新定义未来理想校园的样子。

大会设置了“1+6”论坛形式,包括1场全体大会以及6场主题论坛,分别为“理想校园,教育空间领导力”、“城市共同体,校园建筑先锋”、“创新驱动力,教学场景变革”、“激活边界,未来学习社区”、“赋能生命力,学校品牌DNA发展”和“绿色可持续,学校项目管理”,通过前沿的理念及案例分享,共话教育未来发展。

1场全体大会

——————

从教育当下,看未来发展除教育空间主题外,全体大会还将围绕当前热点教育政策,如新民促法实施条例的颁布对民办教育未来发展的影响;行业未来趋势发展,如职业教育的发展前景,以及学校投融资策略等展开深入探讨。

往届嘉宾分享回顾

方建锋中国民办教育协会民办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教育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现为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科研处副处长、上海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协助管理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专家咨询委员会秘书处,兼任中国民办教育协会民办教育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民办教育专业委员会第一届第二次理事会副理事长、中国民办教育协会民办教育研究分会副理事长、上海市民办教育协会民办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民办教育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作为学校办学者经常会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的学校以后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它还能不能很好的生存和发展,它还能不能适合社会和时代的需要,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

中国民办学校的未来发展之路应该是怎么样的呢?

中国民办教育协会民办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方建锋说,对于营利性的学校来讲,它在十四五期间的发展,主要的需求就是要办得非常有特色,这样才能经得起市场的选择。

而对非营利学校来讲,它在十四五期间政策合规性的压力会非常大,面临公办教育的挑战也非常大,此外还要适应我们整个国家在十四五期间的教育高质量发展这样一个需求。现在义务教育阶段,全国范围的提法都是“优质均衡”,所以对对非营利学校来讲还是要靠优秀的质量。

6大主题论坛

——————

建筑&教育,共生演进

01 | 理想校园,教育空间领导力

校长管理的对象包括各种资源和活动,具体来说有时间,空间,信息,教育教学,人员,财物等。我们经常关注到时间管理,信息管理,教育教学管理,人事管理,资产管理等,但很少谈到空间管理。

当然,校长不只是做管理,更要做领导,于是便出现了空间领导力的概念。一般而言,学校空间管理涉及学校位置,建筑布局,空间的功能,空间的布置,空间的利用等问题。学校空间不是纯粹的空间问题,而是教育问题。没有空间,大部分教育活动就难以开展。空间如何设计,也影响到教育的效果。

往届嘉宾分享回顾

黄春珠海容闳公学校长珠海容闳公学校长、原北京四中房山校区校长。中学高级教师,全国教学大赛一等奖,全国优秀教师。北京市青年联合会委员首都师范大学特聘教育硕士生导师。北京(市、区)骨干教师、名师工作室导师。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校友语文教学论坛理事长。著作:《何止文章》《笔尖上的成长》等。

容闳公学

在校园里,什么叫教育资源?彼此看见,就是教育资源。然而,当我们将各种功能教室都分散在各自的小天地里的时候,也就造成了彼此看不见的孤立和封闭。

当学生在教室之间进行行走转换的时候,如果能路过美术教室、音乐教室、劳技教室、运动场馆,如果屋子里的人正在做着自己的事情,同时还能发现自己正在被路过的人看到,这件事情本身就增长了它的教育价值。

好的校园和好的教育,是要鼓励学生从教室里走出去。学生从教室里出来,要有地方可去,这是校园建筑设计的很重要的任务,是好校园的头条标准。好教育,要鼓励孩子走出教室,要为孩子走出教室提供可能性和必要性,要让孩子第一愿意的事情就是走到教室外边去,这也是好教育的头条标准。

02 | 城市共同体,校园建筑先锋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推进,学校建筑设计也进入了一个需要变革的阶段。现阶段的城市建设用地严重不足,城市中教育用地十分紧张,入学学生人数居高不下,用地周边城市环境复杂等,都成为了学校建筑设计中急需解决的难题。如何在资源紧缺的情况下,将教育的功能进行高效、合理的组织和布局, 形成可以满足教学改革所需要的开放和多样化空间,同时还为学校未来的发展留有足够的空间,这是新时代教育建筑空间设计需要满足的要求和面临的巨大挑战。

往届嘉宾分享回顾

苏晨杰原上海青浦平和双语学校校长2012年担任平和学校校长助理,2014年提升成为平和学校副校长,2018年9月受平和教育集团委派至上海青浦平和双语学校担任校长。

上海青浦平和双语学校

在人口的压力和教育资源稀缺的背景下,中国的学校规模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大,但通常被要求一次性设计和建设到位,不像城市的发展可以逐步生长。这些巨型学校在便利地解决城市教育问题的同时,其超大尺度的建筑常常忽略了小孩子们对空间的感知和需求。对尺度与速度的把控,以及关注儿童对空间的认知,成为了设计上海青浦平和双语学校的出发点。

这是一个由24班幼儿园、30班小学、24班初中组成的大型学校,计划容纳2000名3~15岁的学生。设计希望从空间上去营造这种村落和社区的氛围。通常意义上的校园建筑被拆解开,成为多个单体的聚落——“教与学的村庄”。每一个尺度亲切的小建筑被赋予独特属性,并且承载不同的校园功能及活动。这些单体小建筑与其间的景观元素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形成独特而丰富的校园生活体验。

03 | 创新驱动力,教学场景变革

创新是时代的主旋律,是教育改革的起始点。唯有善于创新、敢于创新,才能为教育发展带来一片新天地。

面向未来,学校建筑设计需要结合教学法,教学模式,教育技术的变化,对不同教学场景的冲击和变化设计图书馆,体育场馆,剧院,教室,学习空间等场景式的学习场所。

往届嘉宾分享回顾

Ben SomnerBM宝麦蓝区域董事Ben于2001年加入宝麦蓝,2019年被任命为区域董事。他于2006年开始设计教育项目,在亚太区域已拥有超过10年的设计经验,中东,新加坡和中国都有卓越的落地项目。Ben于2010年移居至上海,组建了一个精英荟萃的教育设计专项团队,并且交付了多个知名教育项目:成都威斯敏斯特学校,闵行德威学校,无锡南外国王国际学校,上海金茂宝山学校等。

上海金茂学校

在上海金茂学校设计中,将“绿色教育”最大化地实践到校园中,让自然空间成为教室的延伸,学习不再是在教室里的被动学习,而是在学校中也能如同身处大自然一般,调动孩子们的天性,自我探索,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设计师提出了该项目的景观设计主题“当学校遇到森林”。在这个设计主题的背后,希望能够强调独立、创新、协作的教育空间,它们将与大自然碰撞和融合,这些都将产生非常奇妙的化学反应。

基于景观设计主题,并且结合功能使用需求以及地块本身条件(南北两地块合理地被一条自然河流分割),模拟森林形态及特征,最终确定将动静两种状态的森林概念 “自然森林和城市森林”融入其中。

最大限度地安排绿地、柔和景观边界,同时增加了垂直绿化以及丰富学校景观的三维设计,保证森林场景的全方位融入。

以封闭式校园为主的平坦区域形成了静谧,适合学习的自然森林。以开放型公共社区为主的河岸区域形成了活泼,适合交流的城市森林。

孩子们可以从自然森林里学会与自己相处,在城市森林里学会与他人沟通。在这种环境中学到的知识是多元的,除了满足学生们结构化的知识学习以外,还能发展他们面对挫折、社交和合作共助的能力。

04 | 激活边界,未来学习社区

把学校作为具有生活乐趣的环境进行设计处理,是未来新型学校建筑构思的一个重要方面。将学校设施向家庭和周边社区开放,将原来封闭的学校变成一个学习的共同体,学校积极为家庭和周边社区服务,同时学校也可广泛利用家庭和社会的学习资源。学校成为学习型社区的学习中心,成为社区成员的再教育场所。

往届嘉宾分享回顾

JENS KUMPHPP合伙人Jens Kump先生拥有20多年的建筑设计和工程项目控制经验,并与2006年和同事一起创立了HPP中国办公室。他将德国人的严谨和对中国的热爱投身于建筑设计事业中,曾被提名为上海“设计之都”年度奖项国际人物。

西交利物浦大学太仓校区

融合共生是设计西交利物浦大学太仓校区时秉持的核心设计理念,也是对德勒兹社会及知识结构发展理论的应用,设计以圆环串联起一系列的教学、科研、产业、配套等建筑,形成综合而扁平化空间组合,旨在创造一座桃源中的校园。圆环界定了内外空间关系,外部空间是面向城市的,内部空间则是创造了一个桃花源的世界,形成内外的对比。

整个学校采用开放性、个性化、多元化式空间营造,在校园空间中极力塑造应对教育诉求的复合型空间。圆环和环内圈的低层部分将主要作为以学习超市为主体的融合式教育和创新平台,其余的U形体量主要为行业学院,连同校园公共设施和生活区,共同形成未来大学的总体构架。

学习超市以终身学习理念为指导,为学生、企业和社会创建一个集聚、整合和共享西浦优质教育资源的开放环境,培育一个充满活力的学习型社区。大圆环是学习超市的主体,是一座360度不间断的共享教学设施。圆环与外围的各个学院及服务于教学的功能用房都拥有便利的联系,同时也作为学院之间的联系空间。

05 | 赋能生命力,学校品牌DNA发展

今天的教育市场已经开始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与竞争阶段——品牌竞争时代。打造学校品牌已成为学校进入市场,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学校品牌建设,说到底是一种文化建设。它最原始、最本真的表象,应该是一所学校与众不同的文化浸润——学校品牌建设的DNA。

往届嘉宾分享回顾

辛颖清澜山学校董事兼创校校长在清华附中任教20余年。先后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北京大学数学系、日本东京学艺大学教育学部。毕业至今一直任教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2017年起,她带领清澜山创校团队深耕教育,始终站在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深信带给学生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清澜山学校

东莞市松山湖清澜山学校是由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和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合作创建的一所国际化学校,由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出资,由清华附中负责学校教育教学和运营。

学校开办于2017年,学校采用清华附中国际课程,以中西合璧的教育理念,博采中国教育和国际教育之所长,保护中国文化中的精髓部分,提供扎根中国、清华特色的国际教育。

清澜山学校,取了“清华大学”的“清”和“照澜院”的“澜”字,意在“仁者乐水”;又从“松山湖”中取了其中的“山”,意在“智者乐山”。 “照澜院”由朱自清命名,是清华大学内最具有历史的一片区域,有很多的大师曾聚居于此,借此希望清澜山学校未来也成为一个大师云集的地方,充满故事和历史。清澜山学校的LOGO比较简约,色系与清华大学及清华附中一脉相承,能够产生一定的相关性联想。学校将“培养无限可能的人才,创造无限可能的世界”作为学校的使命,鼓励学生:尝试,一切可能。

06 | 绿色可持续,学校项目管理

当前对绿色校园的关注逐渐转向可持续校园这一过程中,对校园建筑的要求和期待也随之升级:不再仅仅只是在全生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水、节材、节地)、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而是更多地包括了可持续多维度的发展目标。在学校建设过程中,如何规范项目管理制度,合理有效的进行采买,充分考虑使用者的舒适度都需要我们更多深入地思考。

往届嘉宾分享回顾

张韬美国SASAKI事务所董事张韬先生是总部位于美国波士顿的国际设计事务所Sasaki的董事。Sasaki的业务涵盖从建筑,规划,景观,城市设计,到空间规划,室内设计,平面设计,土木工程,数据科学,生态学等多个领域,并具有丰富的校园和教育环境规划和设计的经验。

信阳学院南湾校区

在以丘陵为主的信阳地区,信阳学院南湾校区校园内的山脊和谷地构成了学校最主要的生活和生态基础框架:一方面为学生的休闲娱乐和户外学习提供理想的空间,另一方面也是雨洪管理及重要的自然栖息地。多样综合的社交、生活、休闲设施等空间,串联起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学生宿舍依山而建,以一系列紧凑的组团与地形有机融合。

基于本地环境特点,规划制定了不同层次的景观空间,从校园中央绿地到一系列自然景观,每一处都有独特的美学特色,管理举措,以及生态考虑。规划通过多种多样的植物配置,在为学生提供了四季之景丰富感受的同时,也为不同的野生动物创造栖息地。

校园总体规划提供了不同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策略,包括:低碳节能、中水利用、废物管理、土壤保育等。基于信阳本地温和宜人的气候,建筑设计利用自然通风及建筑朝向,减少了校园能耗,与此同时,引入光伏板及太阳能热水器等环保供能设施。为了尽可能减少校园垃圾,规划建议了有机降解措施以及废弃物全面管理策略。限时早鸟优惠输入优惠码091516限时免费获取会议通票仅限学校、教育集团及教育局代表请抓紧时间扫码报名!演讲申请2021 DECIGNS全球教育空间设计者大会将邀请国内外教育行业大咖为我们做分享。与此同时,大会的演讲舞台也向所有教育工作者开放。我们热忱欢迎海内外业界具有影响力并拥有丰富学识和实践经验的您出席本次大会并发表演讲,与来自各界教育行业同仁一起分享和交流。扫码填写演讲申请表

仅限学校、教育集团及教育局代表

联系咨询

展位咨询、商务合作

扫码添加必达亚洲工作人员

了解大会更多详情往 期 精 选

    「您的每一个 对我们都是鼓励」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