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玻璃心是什么年代的歌(成长教育剧照玻璃心时代的育儿困惑)

保护还是放手?

2012年,我还在美国读书。某天早餐时,几名警察出现在餐厅大堂,腰间别着手枪和银色手铐。当天,全校师生集体收到一封来自学校的邮件,警告我们这几天出行时远离那家餐厅。后来才得知,一群学生给学校寄了恐吓信,称在餐厅安置了炸弹,如果学校不中止对某位教授来校讲座的邀请,就要炸掉餐厅。

类似的例子,在《娇惯的心灵》一书中频繁出现。作者格雷格·卢金诺夫和乔纳森·海特教授谈及了美国政治制度下,校园内日益极端化的派系分别:学生们因为支持的理论团结在一起,抵触、抗议、甚至用暴力攻击一切不符合他们认知的理论甚至当事人。然而,对方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却是由他们“主观认定”的:我认为你是什么样的人,你就是什么样的人;当你的某句言论让我不舒服,我可以忽略言论的前因后果以及其他观点,只听从我的感受来做出对你“所在阵营”的判断。

《政客》剧照

以上情况,可以用作者书中提到的两种认知谬误进行归纳:

1永远相信感觉,个人感受决定一切;

2,部落主义,即一切都二元对立,只存在“我方族人”与“非我方族人”之间的战斗。

而这两个谬误,从作者的论述结构上来看,又多少叠加于书中总结的另一大人生谬误,即脆弱人设:一切伤害我的,都让我更加脆弱

这个错误的认知,让学校、家长、甚至孩子,愈加信奉着:我要保护自己(孩子)不受到任何伤害。我要对我的感受及时反馈,拒绝让自己难受的事。我要寻找令我感到安全的圈子,抵制并排除一切圈内外让我不安的因素。尼采说:“凡杀不死我的,会使我更加强大。”如今宣扬的“脆弱理论”,则是对这句话进行了巧妙篡改:凡伤害我的,会让我更脆弱。

《第十三个原因》剧照

为什么我们变得如此脆弱?

心理学家海特提出用“骑象人和大象”来分别代表人类的“理性和感性”。虽然平日里骑象人驾驭大象,但当庞大的象卯足劲,骑象人也很难控制它。卢金诺夫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引入“驯象师”的概念:如果感受是一只大象,骑象人骑在象背上,相安无事时一切平静,骑象人可以驾驭,但当大象爆发时,骑象人是害怕的,无法阻止的。因此,骑象人会想尽一切办法避免大象爆发。当大象爆发时,他会找一个借口去解释大象的“爆发”现象,而大象爆发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他并不关心。但驯象师不会,因为他知道怎么应对每一种状态的大象,哪怕是“爆发”中的大象。

认识自己的感受,是让理性从骑象人到驯象师转变的一步。当感到不舒服,或是“不安全”,骑象人想方设法拒绝源头,而驯象师则会想办法应对和处理。我们的一生,无论大人还是孩子,都不可能真正逃避所有让我们不舒服的情况。在学校,学生可以通过投诉、抗议等方式向校方施压,到了社会之后呢?因此,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大人需要帮助孩子学会如何认识、驯服、驾驭这只大象,而不是教他们逃开一切会让大象爆发的环境,甚至主动帮他们逃开,并为他们的躲避寻找合理的借口。

《法官大人》剧照

心理学家通过各种实验和观察研究证明,“反脆弱”是一种人类天生具备的能力,不仅身体,心理上也是。它让我们在面对困难和伤害的过程中,可以激发出更强的抵抗力和免疫力。但这种能力,会被过度保护“扼杀”。比如著名的花生过敏实验:大人希望通过禁止接触花生来杜绝孩子花生过敏的情况,但结果是,没接触过花生的孩子后来更加容易花生过敏。一味让孩子远离伤害,把孩子保护起来,他们的“反脆弱”的能力就愈发“僵化、软弱和低效”,从而对伤害源更加敏感,脆弱,无法抵抗,从而陷入焦虑、抑郁、狂躁中。

“在精英大学的校园里,年轻学生之所以脆弱到不堪一击,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家长做得太多了,而不是太少了。”卢金诺夫在书中写道。为人父母者歇斯底里的育儿方式,让火种成为害怕风吹的蜡烛。但实际上,他们明明可以成为一堆火,被风吹过,烧得更旺。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如今社会环境如此复杂,家长每天浸泡在各种关于孩子负面新闻的惶恐中,放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渠敬东教授曾在一次讨论谈到《娇惯的心灵》,认为这本书把孩子的脆弱都归因在大学之前的教育和孩子自身,是有失偏颇的。教育不是非黑即白,应该因人而异,更应该因时间、地点、环境等客观条件而调整。对父母来说,如何在可控的范围内,让孩子经历困难,面对成长,才是最大的挑战之一。

《成长教育》剧照

关于如何应对“娇弱的心灵”,书中给出了一些改进的策略:

01与其为孩子铺路,不如让孩子学会走路。

孩子时刻都在长大,可以每个月问问他们又独立克服了什么任务,承担得起哪些挑战。当孩子遇到瓶颈,给他们一些试错的时间和机会;放手让孩子经历更多小风险,哪怕他们会受一些轻伤;允许孩子不时刻出现在你的视线范围内;鼓励孩子参与多元化的活动,听到、见到、参与到不同的立场和思维碰撞带来的讨论。

02告诉孩子,最大的敌人是自己的想法。

书中讲解了不同的认知谬误,比如情感推理、过度概括、二元对立、乱贴标签、责怪他人等,以及如何用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和正念练习(mindfulness)改善克服它们,不带偏见地看问题,看见更好的世界和自己。

《垫底辣妹》剧照

03善恶分界线,存于每人心间。

教会孩子宽以待人,保持谦逊,意识到自己随时会存在不足和偏见,并坦然接受自己会犯错的正常性,打开思维,观察他人。除此之外,还有鼓励阅读,劳逸结合等。

《少年新知》是《三联生活周刊》旗下的原创青少年杂志,我们的自我定位是人文思维启蒙。我们希望这本杂志能够陪伴青少年一起直面真实复杂的世界,让他们意识到,看待世界不是只有一种方法。自2020年6月创刊,《少年新知》已经推出20期杂志。我们的主题涉及时间、魔法、友谊、家庭、偶像、未知、运动、冬日、海洋、倾听与表达、网络生存、像侦探一样思考、历史、成长的烦恼、微观世界等。

许多愿意为青少写作和绘画的成年人加入了这本杂志的创作。科学、游戏、哲学、文学、心理学、艺术专栏的创作者不断地输送着前沿的研究和对日常生活的思考,试图回应青少年对现实世界的困惑。

点击图片,一键下单

2023年《少年新知》订阅

点击图片,一键下单2023年《少年新知》订阅。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