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马教育的真实性(武汉教育电视台成长吧少年学马教育受邀参加中国教育电视台《加油吧,考生》节目录制)
5月21日,学马运营副总裁、首席生涯规划师贺晓军先生与学马研发中心赵越女士受邀参加中国教育电视台《加油吧,考生》节目录制,本期节目的主题为:科学填报志愿,规划精彩人生--从生涯角度看志愿填报,两位专家老师在节目中为全国1000万高考生分享了2020年志愿填报技巧,一起为考生的志愿填报保驾护航。
在节目现场,主持人与两位专家老师就当前的志愿填报问题展开了一系列的探讨。
以下为访谈大致内容,问题顺序及回答内容稍有变动。
Q
问题一:再过一个多月,随着高考的结束,又要到一年一度火热的大学报考季了,我们先向两位请教一下,请问二位怎么看待当下的志愿填报?
A
赵越
不同时代的志愿填报有不同的特点。当下志愿填报的时代特点是大学扩招以及较高的大学录取率。
据统计,近两年的全国高考实际录取率都突破了80%,个别省份突破了90%,上大学再也不是几十年前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了,现在大部分高考生在高考结束后都有大学可以上。
所以从录取率来看,志愿填报决定的不是有没有大学可以上,决定的是去什么样的大学,读什么样的专业。
专业因职业需求而确立,每个专业都有自身对应的职业方向,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选专业就是选职业,确定自身的专业方向更是一个人职业生涯的开端。
贺晓军
志愿填报并非一个简单的数据匹配,当下更多的讲不浪费分数,其实比起分数最大化,这个专业的选择适不适合自己更加重要,据青年报报道,70%以上的大学生对所选的专业不满意,超过60%的大学生毕业后脱离专业求职,所以说,志愿填报实际上是一个生涯决策,即对自我定位,专业选择,院校评估,分数匹配、职业方向等的一个综合性决策。
Q
问题二:
现在志愿填报考虑的主要因素是将来的就业问题和人生道路问题,那么自然大家都想为了好就业而报考热门专业,请问二位如何看待热门专业?
A
赵越
热门专业和冷门专业的划分依据,人们习惯根据填报人数和就业难易程度将专业分为冷门专业和热门专业。专业的冷热是有周期性的。
综合考虑,长远眼光,通过回顾历史我们可以看到,热门专业基本10年一个周期,所以考生在选择志愿时眼光要放长远一些,为了追一个所谓的热门专业而不顾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等,也是不利于自己的长期发展的。
贺晓军
“冷门”专业不一定就像大家认为的那样不好就业,例如哲学是被社会公认的冷门专业,但其实际就业率却高过了金融和计算机,一般每年金融就业率在83%左右,哲学课达到90%,因为哲学专业的毕业生思辨能力强,语文和历史政治都还不错,肚子里有货,所以很容易在一些其实但单位里担任行政、人力资源、策划等职能管理工作,很受企业欢迎。所以,从生涯决策的角度讲,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并非热门的就是好的。
Q
问题三:考生和家长报志愿,除了看专业以外,更多的是追求好学校,请问二位如何看待名校情结呢?
A
赵越
名校的优势:不可否认,双一流、“211”和“985”高校在硬件、软件上都较优越,能考上名牌大学固然是好事。
名校的局限性:但完全从“名牌”出发选高校,不考虑其他因素,特别是专业因素,则是不明智的。名牌大学并非所有专业都是优势专业,普通高校一些专业也有特色,具有很强的实力。很多行业类名校不是985、211、双一流,但如果进入这些学校的特色专业,将来就业也很好。比如说:非211的政法类高校: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上海政法学院,他们虽不是211院校,但在政法领域也是口碑极佳的。
想学英语及其他小语种的学生自然关注语言类高校,北京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北京语言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大连外国语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也不错。
贺老师
实际上家长经常会问,是优先考虑专业还是优先考虑院校,要我说,院校当然重要,名校代表起点不同,代表资源不同,比如华为在招聘基本上都是锁定名校的,所以很重要,但专业也很重要,专业选错了,做了自己不善长不喜欢的,工作毫无成就感,已回不到职业幸福感,但如果一定要优先选一个的话,应该怎么选呢,专业和院校的关系就好比财富和健康的关系,财富很重要,身份、价值、生活品质的体现,但健康更重要,没有健康,企业都为零,当健康和财务有冲突的时候,我相信大家知道怎么选,专业和院校就是这个道理。
Q
问题四:
现在很多家长很尊重孩子的意见,会让孩子完全凭着自己的兴趣做决定,请问二位如何看待这种情况?
A
赵越
尊重孩子兴趣是正确的,有些家长很尊重孩子,孩子喜欢什么就选什么。考生按照兴趣选择专业对于志愿填报是很有必要的。
考生要能够准确识别自己的兴趣所在,在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的时候,要问自己以下三个问题:你了解这个专业吗?你喜欢它什么?你深入接触过它吗?
在选专业时所谓的“喜欢”不过是片面的印象,并没有依据可言,那么这就无法说这选择是可靠和正确的。
贺晓军
有些考生兴趣不够稳定,今天喜欢这个,明天受到什么影响又喜欢另外一个,或者有些考生什么兴趣都没有,又或者都感点兴趣,一般都是由于没有明确的目标,没有规划的结果。
这种情况,需要家长老师引导,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和体验,试着试着就找到真正感兴趣的点,最好确定一个明确的目标,目标往往跟兴趣是关联的,目标确定了,兴趣自然就来了。
Q
问题五:
与有些家长完全尊重孩子的意见相反,有些家长可能会一言堂,觉得孩子什么都不懂,请问二位如何看待这种情况?
A
赵越
家长一言堂的表现,有些家长有一定的阅历和人脉,对职业世界有自己的认识,他们往往喜欢让孩子报和自己的职业相关的专业,或者为孩子报一些自己认为发展不错的专业。
家长一言堂的消极作用,这种情况下的志愿填报方案往往会引起孩子的反感,导致孩子入学后没有学习的主动性,自然也学不好。
家长一言堂的局限,每个人的职场阅历都是有限的,所经历的行业也是有限的,家长只能看到个别行业的利弊,而忽视了对其他行业的探索与了解。
贺晓军
我这里给家长一个建议,你需要做的事情是找好各方面的信息,给到考生,当考生有了足够的信息,做出来的决策他要自己负责,家长可以给与中肯的建议,然后让孩子自己决定,未来的路是他自己走,不是你去走。
Q
问题六:
我们聊了盲目追求热门专业、过度看重名校光环、过度依赖孩子兴趣以及家长一言堂这四个考生和家长在报志愿的时候经常陷入的常见误区,请教二位,二位觉得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些误区呢?
A
赵越
导致这些常见的误区有很多主客观的原因。
1.学生对自己的了解不够,由于我国的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繁重,课外时间有限,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探索自己的潜能优势、兴趣和性格特质等,很多学生是因为一些偶然因素而对一些大学和专业有了朦胧的“好感”,误以为就是自己的兴趣。
2.对大学、专业和报考政策的了解不够,很多学生和家长在前期的时候把时间和精力全部放在如何提高学习成绩上,大部分学生和家长都是在高考后才开始着手志愿填报。这其实就是典型的“只顾低头拉车,不知抬头看路”。志愿填报只有短短几天,这几天内学生和家长要开始接收大量关于大学、专业和报考政策的知识,根本不可能系统地、有条不紊地吸收、整理这些信息,所以自然就会造成填报失误。
3.家庭沟通问题,虽然大学是孩子一个人去上,但志愿填报却是一个家庭决策问题。孩子、父母,乃至七大姑八大姨都要进来参与。有些家庭完全尊重孩子意见,有些家庭是父母或者其他亲戚说了算,很多家庭在志愿填报的时候难免会有一些争执。在有争执的情况下,双方都是在努力说服对方,而非冷静考虑实际问题,这种情况下的填报决策自然会存在问题。
Q
问题七:
刚才二位讲了志愿填报的常见误区以及导致这些误区的原因,那么我们究竟该怎么填报才是正确的呢?
A
赵越
人职匹配理论
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帕森斯提出了特质因素理论。所谓“特质”:就是指个人的人格特征,包括能力倾向、兴趣、价值观和人格等,这些都可以通过心理测量工具来加以评量。所谓“因素”:则是指胜任一项工作所需要的资格,这可以通过对工作的分析而了解。
我们通过志愿填报选专业,专业对应职业,很大程度上来说,选专业就是选职业。所以学生需要向内探索自己的能力、兴趣、价值观和人格等,向外探索职业、专业世界,实现两者的匹配。
生涯发展理论
美国学者舒伯提出了生涯发展理论,理论的核心是他认为生涯选择是一个过程而非一个事件。
那么对于志愿填报,我们需要明白,志愿填报不是一个类似于这顿饭是吃米饭还是面条的简单选择,选择哪所大学,选择什么专业不是一个可以在几天内就能决定的事情,而是长期探索的结果。
贺晓军
所以要用生涯的理念来做志愿填报,什么是生涯呢,八个字,“知己知彼,选择行动”,知己就是了解自己,知彼就是了解专业和院校及升学路径,选择行动,就是在知己知彼的前提下做出选择。
Q
问题八:
听了您讲的生涯理论知识,我想听众朋友们应该受益匪浅,请问您认为考生和家长该如何把根据这些理论做时间规划呢?
A
赵越
高一树立生涯意识,认识自我,最好从高一开始,高一就应该有生涯的意识,利用一些测试和实践活动去探索自己的兴趣、性格、价值观等等,同时大概确定一下专业方向,方便高一选科。
高二认识院校和专业,高二的时候,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探索一些院校知识和报考知识。
高三模拟报考,高三的时候根据每次考试成绩就可以模拟报考了。
早开始,早探索,早调整,早明确,更有利于树立目标,激发动力,提升成绩。
Q
问题九:
生涯规划是贯穿高中三年的,我想其中肯定少不了家长的作用,请问二位对家长有什么建议吗?
A
赵越
中国家长角色误区,要么管得太少,要么管得太多
模范案例:在这里分享一个报志愿的家长模范,易中天。
第一个角色:引导者
他告诉女儿选择志愿的四个原则:兴趣原则,你选的专业应该是你最感兴趣的;优势原则,你选的专业必须最能体现你的优势;创造原则,这个专业毕业以后从事的工作要具有创造性,而不是简单的重复劳动;利益原则,这个专业必须有着良好的发展前途,最好能够赚钱,保证你的生活。
在经过详细的分析和考虑之下,易中天的女儿终于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她要选择设计行业。
第二个角色:信息搜集者
但是她不了解每个学校设计专业的具体情况,就寻求自己的老爸帮忙。易中天在每次外出工作也常常会到各地考察一些学校。在经过一年多的考察分析之后,女儿定下了同济大学的目标。而他的女儿最终也不负众望,考上了这个学校。
贺晓军
家长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家长最好的角色就是引导着,支持者,信息搜集者,而不是替考生决策。
以上为访谈的大致内容,如想了解更多,请持续关注学马资讯网对于节目的报道。明天我们将继续为大家带来医学专业及院校如何报考的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