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家长言传身教是什么意思(成长家教育孩子成长:家长的言传身教,是最有用的家庭教育!)

各位家长朋友们,在您心里,什么是最好的家庭教育呢?相信很多父母都有这样的疑问。是给孩子提供最好的生活条件?还是陪伴孩子“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还是给孩子报很多的兴趣班,培养孩子全面发展?

其实呀,最好的家庭教育,是父母的言传身教,给孩子树立榜样。

很多人都说,孩子身上有父母的影子,这不仅仅来自于长相,更多地是对父母一举一动的模仿,一言一行的重复。

很多时候,父母的行为都会潜移默化地印在孩子的脑海里,最终影响到他们的一生。

家庭教育

一、父母做不到的事,如何要求孩子去做?

有一天,我去朋友家吃饭,饭后她的女儿去房间里做作业,我们在厨房收拾杂物,孩子的爸爸则在沙发上看起朋友圈,不时传来视频播放的声音。

孩子一会儿坐不住了,忍不住好奇地走到爸爸身边看,爸爸看到女儿后说:“妈妈不是说了吗?写完作业再玩,不能三心二意,知道吗?”这时,孩子说了一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她说:“爸爸,你们大人为什么不用学习?”面对这个问题,孩子的爸爸没有过多解释,而是气冲冲地把她训斥回了房间里继续写作业。

收拾完厨房后,我的朋友去房间里检查女儿作业,发现她没有写完却在一边玩起了玩具,又把她训斥了一顿。不久听到了孩子边哭边说:“为什么我要学习,你们可以玩儿呢?”

是啊,每个孩子小时候,可能都会在心里嘀咕这么一句“你要我做,你自己怎么不做呢?”这句话看似幼稚不讲理,其实恰恰从根本上指出了问题的要害。

家庭教育

每一个做父母的,都对孩子的未来抱着无限期望,想倾尽所有,给他们提供最好的,给他们报各种各样的班,上各种各样的课程,恨不得让孩子在起跑线上“起飞”,但我们极尽所能培养孩子的时候,往往忽视了培养自己。

父母的行为就是自己想法的最直接表现,如果是父母真正相信的东西,就会通过行为表现直接告诉孩子。一个嘴上告诉孩子读书很重要,而自己整天却只会打麻将、追剧的家长,是不能让孩子真正信服的。

还有很多父母,苦口婆心告诉孩子要阅读,自己在家中却从不读书;孩子一玩手机就发脾气批评他,自己却拿着手机玩个不停;告诉孩子要与人为善,不在背后说人坏话,自己却总喜欢对别人的事说三道四······

如果父母没做好榜样,教育的力度和有效性都会大打折扣。

二、父母是什么样,远比为孩子做什么重要

在孩子还小、对世界还没有形成是非观念的时候,父母的一言一行就是孩子的标杆。孩子会在耳濡目染中不断模仿父母,从做人的品德,到做事的方式,时间长了就会内化成性格和习惯,伴随他一生。

等孩子大了,即便可以分辨父母行为对错,大多数情况下也很难逃离长期以来环境的影响,最终还是会接近父母那个样子。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作为孩子的养育者,父母应该重视自己的榜样作用,对自己严格要求,懂得学习与反思,改正坏习惯,以身作则。

家庭教育

三、父母要求孩子之前,需先做好自己

教育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成为父母并不意味着放弃自己,把所有的劲儿都使在孩子身上。

父母树立的良好榜样,会让孩子随时反思自己的一言一行,不断向父母靠近,这是一种内在力量的驱动,比靠讲道理、时刻监督,更能让孩子感同身受。

而父母在以身作则的过程中,也能时时反思自己的行为,不断调整,从而与孩子之间达到更好的亲子相处模式。

教育孩子的方法多种多样,但说到底,你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最好的办法是自己先成为那样的人。

四、从生活点滴中 给孩子树立榜样

不可否认,在孩子身上留下不可磨灭印记的不是老师,不是学校教育,而是父母和家庭,所以父母若想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为孩子建立积极的影响,就尝试从这些方面做起吧!

要遵守社会秩序。父母要遵守社会公德,不逃票、不随意穿马路,公众场所不大声喧哗、注意自己的言行可能会对别人造成的不便,做到这些,孩子也会形成规则意识,懂得约束自己的言行,有责任感;

要保持良好品格。父母要诚实守信,宽容大度,不随意评价别人,注重情绪管理,做到这些,孩子才会拥有良好的品质、健康的人格;

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父母要作息规律,爱整洁,物品用完回归原处,做事有计划有条理,做到这些,孩子也会有样学样,形成良好的习惯,受益一生;

营造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父母要热爱读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或是安排一个固定的时间段每天和孩子一起阅读,做到这些,有利于孩子阅读习惯的培养,也有利于父母自身的学习。

这些榜样的力量,并不像书本里那么复杂,而是藏在生活的点点滴滴里,不用花费什么金钱,但对孩子而言,却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家庭教育

在很多爸妈的朋友圈里,孩子是永远的主角,“孩子在学英语”“孩子又过级了”“孩子又得奖了”……

因此:你把所有心思都花在了孩子身上,希望能为孩子“安排”一个美好人生,但其实,最好的家庭教育就是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活出自己该有的样子。否则付出了再多,可能都是徒劳的。

关注我的分享专栏“青少年心理研究”关注青少年健康成长,关注青少年家庭教育。

青少年心理研究www.zhihu.com/column/c_1532412791059546112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