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教育无法重来怎么办呢(心理成长教育知愈心理:教育不能重来,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父母务必亲力亲为)
人这一生中必须要接受三种教育,即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
对一个孩子最重要的便是人生的开始阶段,也就是所谓的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十分重要,会影响孩子一辈子的发展。
01
不舍得教育,无条件放纵孩子。
现在生活中动不动就听到“熊孩子”这个词,特别是近些年来,“熊孩子”频频上新闻头条。
深入分析事件的背后,几乎每个熊孩子背后都有一些“不计较”的父母。
曾有过这样一则新闻,在一家火锅店里,有两个年轻姑娘在吃火锅,旁边是一家三口。
火锅店里人很多,孩子还跑来跑去,大家都尽力躲着,可还是会不小心撞到别人。
小孩子撞到了人,不但没有道歉,还用脚去踢别人。
孩子的父母看到了,不仅没有制止孩子,反而哈哈大笑。
这时候,熊孩子跑到隔壁两个年轻姑娘那一桌,二话不说就抓起肉丸直接往沸腾的火锅里扔。
火锅里的辣油喷了出来,喷到两个姑娘脸上,还喷到了一个姑娘的眼睛里。
最后,姑娘的眼睛废了。
孩子的父母开始慌了,说着各种好话,说孩子还小不懂事,看到受伤姑娘的父母态度坚决,父母开始对孩子拳打脚踢,破口大骂。
有人说:“孩子还小,不懂事”,这是父母对孩子说的最残忍的话。
孩子是小,但因他们不懂事对别人造成的伤害,却是无法挽回的。
正因他还是个孩子,不懂事,所以才更需要教育。
孩子小的时候或许没有对错的界限,没有形成丑恶的分辨。
如果父母不教育他,长大后,他们就会被社会狠狠地教育。
没有天生的熊孩子,只有错误的教育方式和缺位的父母。
教育的底线是什么,就是起码不让孩子变熊。
02
不舍得让孩子劳动,一切都包办。
杨绛的父亲杨荫杭说:“我只教育我的子女能够自立。”
但可悲的是,有些家长几乎什么事都帮孩子完成。
孩子想要什么,张张口喊父母,当父母难以满足其需求时,孩子就大吵、大闹、尖叫,甚至动手伤害父母。
有些父母给孩子的“爱”不是太少,而是太多!
家长的凡事亲为,正在以一种残酷的方式阻止孩子的自我成长。
做家务,看似是一件不起眼的事,却能在每一天锻炼孩子的动手动脑能力,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哈佛大学一项长达20年的研究就表明:
“爱做家务的孩子跟不爱做家务的孩子相比,就业比为15:1,前者的收入比后者高了20%,而且爱做家务的孩子婚姻也更幸福。”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对全国2万个小学生家庭进行的调查也表明:“孩子做家务的家庭比不做家务的家庭,孩子成绩优秀的比例高了27倍”。
如果孩子不知道物力维艰,哪来的上进心和感恩心?
“孩子太小,做什么家务!”“孩子做不好,还不如自己做!” “放手让我来,你只要好好读书就行”。
教育无法重来,千万别再说这样的话,从做家务开始锻炼孩子的自主性吧!
03
一些家长认为,教育孩子是老师的事情,把孩子交给老师就好了。
但是,有没有想过,一个班级三四十个学生,一堂课45分钟,老师能关注到你孩子的时间,最多不过几分钟。
有位班主任曾说:
“为什么同是一个老师教,学一样的知识,上一样的学校,班上有的孩子学习好,有的孩子学习差,其实差就差在孩子的家庭。”
话虽难听,但是老师们的心声。
还是那句话,人这一生必须接受三种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其中家庭教育是一个人的教育起点。
孩子有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家长从1年级就开始培养。
孩子有良好的阅读习惯,需要家长放下手机,陪伴孩子一起阅读。
孩子有一个阳光的心态,离不开和谐的家庭关系。
孩子的教育始终要靠家长,除了父母,没有人会对孩子的成长负全责。
04
遵从孩子意愿,任由他快乐成长。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父母越来越尊重孩子,越来越崇尚快乐教育。
他们认为,孩子的感觉最重要,应该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
如果孩子对学习感到痛苦了,那么就不要逼着孩子学习。
殊不知,看上去是对孩子的尊重,实际上却是对孩子的放任,这是父母极其不负责任的表现。
歌手刘欢在某次采访中说起女儿的教育问题,他十分后悔当初没有逼女儿一把。
因为一直和妻子秉承着所谓的“快乐教育”,觉得应该尊重孩子的意愿。
刘欢的女儿是那种喜欢弹琴,但吃不了苦,不愿练琴的人,于是他们对女儿妥协了。
如今的他感叹:“从小没有迫使她学音乐,我觉得有点后悔。”
此外,刘欢还奉劝那些有心栽培孩子的家长们:“其实你迫使孩子练一练,他可能就很好,有这方面天赋的孩子,还是可以推一把的。”
世上没有后悔药,孩子学习的最佳年龄错过了,就再也回不来了。
要知道,任何学习过程必然要经历一点枯燥且乏味的阶段,这时候父母尊重孩子的意愿,那么孩子的学习就永远只能停留下浅尝辄止的阶段。
久而久之,孩子只能什么都学不会,什么都做不成。
这样的孩子,只能沦为生活的弱者。
5
现在的社会竞争是非常激烈的,如果不好好努力,不坚持学习,最终只能被社会所淘汰。
所以为了孩子好,父母千万不要在学习上放任孩子,鼓吹快乐教育。
孩子不想学就不学,那还要父母做什么。
父母一定要狠下心来,适当逼孩子一把。
要相信,长大后孩子一定会感激你们当年的严厉和坚持。
父母的有效期只有短短的十几年,愿每一位家长都不要错过。
千万不要奢望等孩子长大了再去努力、弥补,那个时候就为时已晚了。
养育孩子,是父母的一场修行。
因此,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为人父母要担起监护人的责任,千万不要偷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