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0-3岁儿童的生理变化(心灵成长教育0-3岁儿童生理、心理的发展规律及教育重点,建议收藏)

在儿童养育过程中,对后天影响最大的就是7岁之前的教育,我们古代就有“三岁看大,7岁看老”的说法,这说法是有很强的科学依据的。今天,我在这里总结了3岁前的生理、心理发育规律及养育重点,帮助大家更好的教育好孩子。

生理发育

生理发育分为肢体动作、语言、触觉、视觉、听觉的发育。

一、肢体动作

肢体动作的发育主要是指婴儿出生后,从坐到爬再到直立行走的这个过程。

现在的调查研究已经表明,全世界各个种族的儿童在肢体动作发育阶段上基本都是一样的。

肢体动作抚养的重点:

早期抚养的重点就是顺其自然,根据孩子表现出来的行为动作自然教育。

当孩子身体发育到某个阶段时,他自然会表现出某种动作倾向,我们只要从中辅助既可。千万不要用学步车等辅助工具在孩子不到年龄时训练他本不该会的技能。这就违背了人体生长发育的自然规律。这样教育,以后很容易出现身体失衡、肌肉协调性失衡等病症,还会造成感觉统合失调、缺乏灵活性、多动症、易冲动等问题。有时候还会造成八字脚及脚步弯曲畸形等病症。

二、语言

新生儿出生时,哭是他们唯一的语言,它代表饥饿、疼痛、尿湿,而母亲常能通过哭声的响度、音调来分辨其不同的原因。

10个月时,宝宝可正确模仿音调的变化,并开始发出单词。

11个月时,宝宝对简单的问题能通过用眼睛看、用手指的方法做出回答,比如问宝宝:"爸爸在哪里啊?"宝宝能够用眼睛看着或者用手指着爸爸。

1岁时,宝宝能听懂并掌握10-20个词。可以说出“爸爸、妈妈、阿姨、拿、抱抱”等5-10个简单的词。

2岁的宝宝开始会使用“我”和“你”了。在两三岁之间,宝宝的词汇量会增加到300个词。能理解简单话的意思,并能说出一些简单的句子。

3岁时,宝宝将能够持续地谈话,并根据谈话对象来调整语调、说话模式、用词等。

语言培养重点:

儿童语言的培养关键是父母的陪伴和周围环境的熏陶。

如果孩子处于一个无语言的环境,那么孩子肯定是无法学会语言的。因此3岁前,父母要对孩子多说话,不要怕唠叨,也不要管他听不听的懂,只要坚持多说,多跟孩子语言互动,到了年龄段孩子自然而然就会主动开口说话了。

二、触觉

婴儿在胎儿时就已经有触觉感应,可以在妈妈肚子里跟外界做出互动反应。在宝宝出生后0~2个月时,其触觉发展主要为了觅食或自我保护,比如吮吸、疼痛。等到3~5个月大时,因而开始利用嘴巴与手去探索,并感受到各种触觉的不同,开始懂得做简单的辨别。等到6~9个月大时,宝宝的触觉发展已经遍及全身,会用身体各个部位去感受刺激、探索环境。等到10个月大之后,宝宝的触觉定位越来越清晰,开始分辨出所接触的不同材质。

触觉是人体发展最早、最基本的感觉,也是人体分布最广、最复杂的感觉系统。触觉的发育直接促进大脑的发育。同时,触觉的发育也决定了后期儿童会不会感统失调,能不能集中注意力。因此,对儿童的触觉训练非常重要。

触觉训练

越是年龄小的宝宝,越需要接受多样的触觉刺激。父母平时可以多给宝宝一些拥抱和触摸,一方面传递爱的讯息,一方面增加宝宝的触觉刺激。可以用不同材质的毛巾给宝宝洗澡,让宝宝接触多种材质的衣服、布料、寝具等,给宝宝不同材质的玩具玩。

在大自然里有许多不同的触觉刺激,那是一般家庭环境所缺乏的,如草地、沙地、植物等。父母不妨多找机会带宝宝外出,充分接触大自然,这对触觉发展大有帮助。

三、视觉

婴儿从一出生起就具备了视力,但是只相当于成人的三十分之一,且视野只有有限的45度。这是因为他们的眼球发育尚不健全,眼的构造和视神经还不是很成熟。同时,新生儿大脑发育得还不完善,没有能力对进入他们眼睛的信息进行处理。所以,他们眼睛中的世界模糊而混沌。随着宝宝的眼球、视神经和大脑的不断发育,他们看到的景物会越来越清楚,视野也会不断扩大,在出生6-8个月后,宝宝眼中的世界,就基本和成人一样了。

视觉训练:

在2个月的时候,父母可以用黑白色对比强烈的玩具吸引婴儿的视线,让他在左右水平位置移动追踪。3个月时跟踪上下、垂直,以后可将物体在他四周转圈,从左、上、右、下移动,吸引他的视线。

4个月的时可分辨颜色,他们往往最喜欢红色。这时候便可以用各种色彩鲜艳的玩具锻炼孩子的视觉。

四、听觉

儿童的听觉发育不像视觉那么发育慢,婴儿在胚胎时就已经有了听觉反应。所以,当婴儿出生后,2~3天就能对不同的声音建立起条件反射;5天就能辨别声音的位置,能做到听见声音就能完全停止他正在进行的动作。 而6个月~1岁时,是听觉发展的黄金时期,更多的听觉刺激可以刺激大脑的发育。

听觉训练

从胎教开始就可以给宝宝试听一些音乐,当婴儿出生以后,还可以玩有响声的玩具。它可以训练孩子对声音的敏感度,同时也能练习注意力集中能力。

妈妈还要经常跟新生儿小声谈话、唱歌或低声哼唱。虽然孩子还听不懂,但可以刺激大脑的语言中枢发育,到了语言敏感期可以更快的学会说话。

大脑发育

当新生儿出生那一刻起,大脑就开始快速发展了!新生儿的大脑重量是300克左右,占成人大脑的25%。到3岁时,大脑已经发展接近成年人脑重。在6个月到3岁的时间里面,大脑的成长速度非常的快。所以出生后的三年是儿童大脑发育的最关键时期。

如何促进大脑快速发育?

大脑的发育主要是突触的发育,突触就是连接脑细胞的神经节点,也叫神经元。信息就是通过突触,从一个脑细胞传递到另一个脑细胞的。

突触越多,人就越聪明。所以促进大脑发育的关键是神经元的多少。

而脑突触形成的最关键时期就是0—6岁这个时期。而0—3岁的婴儿脑突触增长得最快;3—6岁速度减半;6—13岁速度又减半;13岁以后,脑突触虽然也有成长,可是速度相当缓慢了。

而突触产生依赖于外界刺激的多少。当人的感觉器官接收到外界的刺激,脑细胞间就会形成突触,传递相应的信息。在脑突触高速发展的阶段,接受到相同信息所产生的突触就比较多;相反产生的突触就比较少。

所以,要促进婴儿的大脑发育,关键是提供有利的多方面刺激,增加孩子的早期体验。

10个月前的婴儿刺激主要来源于视觉追踪、触觉感知、肢体动作,在此阶段后,声音语言的刺激,也开始变得重要了。

所以这个年龄段,家长不能让孩子处于设施单调、缺乏刺激的环境里,不要只满足于提供孩子温饱,要尽量满足孩子的这种触觉需求,给孩子准备不同东西去抓、去咬,每天给孩子做抚触,跟孩子多说话,提供孩子多方面的刺激。

如果不注重对婴幼儿早期感觉满足,将来会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造成婴儿严重的智力落后。

心理养育重点

3岁之前是最重要的儿童依恋形成期。

如果依恋形成期孩子得到了父母爱的关注,形成了稳定的依恋关系,那么孩子会感到安全,变得自信,会主动探索周围环境、与他人玩耍以及交际的行为。但是,如果孩子没有感受到父母的爱,则孩子会体验到焦虑。建立了依恋关系的孩子长大后心理更健康;而缺少依恋关系的孩子长大容易叛逆、孤独,产生各种心理疾病。

因此3岁之前最好不要让老人带养,而应该亲自抚养。从出生,父母就要跟孩子互动,提供温暖的怀抱,温柔的抚摸,熟悉的声音等等,跟孩子建立王正的依恋关系。而且要对孩子多说话,有利于后期孩子的注意力、语言的学习。

3岁前还有一个很特别的关键点----2岁宝宝叛逆期,自我意识的萌芽

因为2岁左右,生理基础开始成熟了,他从一个属于父母的人开始独立,要变为一个独立人。

孩子行走已经熟练,他开始走到户外。同时大脑的发育,孩子能够说简单的话,理解了语言,他开始探索这个世界,他们的兴趣从如何吸引母亲的注意力逐渐地转向了周围的世界,开始形成了自我意识。

这时期的孩子特点是好奇、模仿、以自我为中心。

因为他们刚萌发自我意识,内心还没有什么道德观念、行为准则,所以他们的行为完全是依靠本能,以自我为中心,因而表现的比较叛逆。他们喜欢顶嘴,以此来跟父母互动,探究自己的行为界限,从而逐步知道自己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

而大脑的发育,又急需要新的知识来填充他们空白的大脑,所以具有非常强烈好奇心,喜欢学习模仿周围看到的一切。

在这不断的探索成长过程中,他们开始自我画像,形成自我认知,逐步定位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种定位一旦完成,后期将很难改变。这一点非常重要,是“三岁看大”关键。

所以,从2岁左右开始,父母一定要多肯定鼓励孩子,最大范围鼓励孩子去探索发现,培养孩子积极向上的人格特质。

所以,3岁前的心理养育重点:肯定、鼓励、关爱、互动、抚摸、唠叨

总结

3岁前教育得当与否直接决定了孩子的后天发育。

生理规律方面的发展,包括动作、语言、视觉、听觉,一般顺其自然,孩子发育都不会有问题。但是牵扯到需要父母互动的触觉发育,需要父母多加注意。

因为一方面触觉感知发育直接决定了后期感觉统合和注意力集中,将来对孩子学习有深远的影响。另一方面触觉感知也影响着大脑智力的发育和儿童依恋的形成。

孩子的生长发育,是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发育,因此他们不是只需要食物,还需要父母的爱。

”神通奶爸“多次获得头条青云计划,既不出售焦虑,也不贩卖鸡汤,只讲纯粹的育儿技巧。

更多链接:科技感十足的儿童小玩具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